时间:2016-07-28 11:1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潘希望 点击次数:
摘 要: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常常有许多水池需要设计和施工,水池施工质量的好差,将直接影响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讨论了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缝混凝土施工和装配式水池施加环向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预制安装;装配式;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过程中,常常有许多水池需要设计和施工,水池施工质量的好差,将直接影响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讨论了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缝混凝土施工和装配式水池施加环向预应力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
1.预制安装水池壁板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预制安装水池的质量,主要是要控制水池壁板缝混凝土的质量,预制安裝水池满水试验能否达到较好标准,除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预制混凝土壁板质量满足抗渗标准外,现浇壁板缝混凝土也是防渗漏的关键,必须控制其施工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1 预制安装混凝土水池,分圆形和矩形两种。 圆形水池依靠高强钢丝缠绕并施加预应力箍定;矩形水池用四角现浇混凝土壁板及预制壁板缝间钢筋结构保证水池整体性,故矩形水池在板缝混擬土浇注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完善板缝钢筋结构施工。
1.2 为使板缝混凝土与壁板侧面粘接好,壁板吊装前壁板側面作全面凿毛并清除松动石子等物。
1.3 板缝混凝土内模板一次安装到顶,并填塞缝隙防止漏浆。外模随混凝土浇注陆续安装并保证不跑模不漏浆。外模安装每次支设高度不宜超过1.5 m(一块板高度) 。
1.4 板缝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 0.3%~0.5%,其强度等级应大于壁板一个等级。
1.5 板缝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壁板侧面和模板充分湿润,并检査模板是否稳妥,是否有漏浆缝隙。
1.6 板缝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50 mm,并注意混凝土和易性,二次混凝土入模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1.7 采用机械震动并辅以人工插动,确保不过振和混凝土密实 。
1.8 浇筑板鐘混凝土,应在板缝宽度最大时进行,以防板缝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裂缝,例如有顶板水池,由于壁板受顶板约束,都是当日气温最高时板缝宽度最大。
1.9 做好混凝土养生,确保连续湿润养生不少于7d。
2.装配式水池施加环向预应的质量控制
预制安装圆形水池壁板缝浇注混凝土后,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是保证水池整体性、严密性的必要措施 ,缠绕环向钢丝后作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是为保护钢丝不被锈蚀的措施,都需要严格保证施工质量。
2.1 水池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的质量控制
1)对所有的低碳高强钢丝在使用前作外观检验和强度检验。
2)施工前必须对测定缠丝预应力値所用仪器进行检验标定 。
3)对所用缠丝机械作必要检修以保证缠丝工作连续进行,对壁板上的锚固槽及锚具认真清理,施工前清除壁板表面污物、浮粒,外壁接缝处用水泥砂浆抹顺压实养生 。
4)壁板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允许缠丝。
5)缠丝应从池壁顶向下进行,第一圈距池顶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宜大于50 cm,如缠丝不能按设计要求达到的部位时,可与设计人洽商采取加密钢丝的措施。缠丝时严格控制钢丝间距、缠到锚固槽时,用锚具固定。
6)每缠一盘钢丝测定一次应力值,以便及时调整牵制的松紧保证质量,并按规定格式填写记录。
7)钢丝需作搭接时,应使用18~20号钢丝密排绑扎年固,搭接长度不小于25 cm。
8)对已缠钢丝,要切实保护,严防被污染和重物撞击。
2.2 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应在水池满水试验后施工(以便于直接检査壁板及板缝有无渗漏,也方便处理) ,而且必须在水池满水状况下施工 。
2)喷浆前必须对池外壁油、污进行清理、检验。
3)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所用砂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 mm,细度模量2.3~3.7为宣。
4)正式喷浆前应先作试喷,对水压及砂浆用水量调试,以喷射的砂浆不出现干斑和流淌为宜。
5)喷射机罐内压力宜为 0. 5 MPa,输送干拌料管不宜小于25 mm,管长适度。 输水管压力要稳定,喷射时速慎控制供水量 。
6)喷射距离以砂子回弹量少为宜,斜面喷射角度不宜大于1 5 。
7)喷射应从水池上端往下进行,用连环式喷射不能停止一点上喷射,并随时控制喷射均匀平整,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
8)喷浆宜在气温高于15℃时施工,当有大风、降雨、冰冻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 0℃时不得进行喷浆施工。
9)喷射水泥砂浆保护层凝结后,保持湿润不应少于14 d。
10)在进行下一工序前,应对水泥砂浆保护层外管和粘结情况进行检査,当有空鼓现象时应作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斌.浅谈土工格栅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09)
[2] 陈传德.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 王小漫.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05,(06)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