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两大趋势

时间:2016-05-19 10:3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霞 点击次数:

  摘要:本文立足于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分析了消费金融这一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目前经济新形势下,发展消费金融须紧扣互联网金融这一大背景,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中小银行的比较优势,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品质。 

  关键词: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 中小银行 发展趋势 

  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增加投资和净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策略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并难以抵挡全球性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应当意识到,消费需求才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路径。尤其在目前经济低迷状态下,促进国内消费是经济走出低谷的最佳方案。 

  促进国内消费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消费金融,这是一种现代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消费信贷活动。 

  消费金融与消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系。第一,通过为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行为提供金融支持,能够帮助其挖掘和激发自身的潜在需求,锻炼和提高其消费能力,成就高品质生活。第二,消费金融作为金融活动的一种类型,可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合理配置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收入流量,维持消费支出的稳定性。第三,消费金融服务扩大了支付渠道,减少了人们对现金的需求,规避了现金支付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和麻烦。第四,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消费金融服务发挥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作用,由此推动调整产业结构。 

  一、我国消费金融服务概况 

  (一)我国消费金融服务现状 

  以1987年前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办耐用消费品的贷款业务为开端,30年来我国消费金融服务已实现了创新性的发展。 

  凭借自身优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最大供给方,消费信贷规模日益扩大。1997年,商业银行消费信贷总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4.26%,而截至2014年底,这一比重上升为18.1%。预计未来消费金融将保持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 

  消费信贷结构逐步完善,目前已开发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医疗贷款、助学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和公务卡业务等10余种消费信贷产品。 

  消费金融机构趋向多元,除了商业银行这一最大供给方外,还有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这两种专业性消费金融服务机构。 

  政府、商业机构和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向公众提供多种预付储值服务,同时,消费储蓄业务形式不断更新,诸如市政卡、电话卡、购物卡、提货单、校园一卡通等以储蓄为基础的一系列支付工具也被广为接受。 

  消费支付体系领域里出现了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和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依托网络支付平台的支付工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支付渠道在城市交通、校园消费和商家消费诸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银行卡受理网络向中小商户和农村地区不断延伸。 

  (二)制约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因素 

  传统观念仍具有影响力,我国80%的家庭在需要资金时会选择向亲朋好友借贷,只有19%的家庭会选择向金融机构融资。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早在10年前就超过了0.4这条国际警戒线,10年来,这一数据更是逐年攀升,高收入者占人口的15%左右,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占各10%和70%强,贫富悬殊已成为我国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和隐患。 

  社会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和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尚未得到妥当的安排,居民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预防性储蓄,制约了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 

  消费金融服务的供给侧存在缺陷。首先,尚未建立完整的消费金融体系,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其他机构的业务尚未完全开展。其次,消费金融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鲜有创新性产品,同业间的金融产品呈现同质状态。再次,消费金融资源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和经济落后地区缺乏相关金融服务。最后,由于支付体系没有实现统一化,导致消费金融活动低效运行,增加了交易成本。 

  消费金融服务的运行环境不理想。首先,缺乏规范消费金融行为的法律法规,我国仅有几部毫无法律约束力的行业规范,政府应尽快出台各种信贷标准和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细则,以降低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其次,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还很幼稚,个人信用记录主要分散在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部门中,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同步。不过,近期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企业已获得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 

  针对消费金融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可采取优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加快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健全消费金融服务监管和风险控制等措施来改善。 

  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以下推动消费金融服务发展的两大趋势不可小视。 

  二、趋势一:运用互联网平台,改善消费金融服务方式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货币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具有许多优势。第一,低成本。互联网金融在虚拟空间进行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和货币支付,在建设上省去了庞大的实体营业网点建设费用和人力费用,从而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投资,营运等方面实现了成本低廉化。第二,高效率。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强大的数据收集优势,可实现跨时空和无中介的状态,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第三,注重客户体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上实现了开放式的群体参与和互动沟通模式,在商业上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客户信息平台化和网络化,通过数据挖掘和深度分析,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消费金融服务应当借鉴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产品的思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消费金融服务在客户资源,风险防范和资源可获得性上存在严重不足,所以应该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或者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数据的优势,突破地域限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增加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 

  其次,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大数据时代,消费金融服务应积极参与和企业、政府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和保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掘客户、深入了解客户,创造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度并提高风险控制技术。通过合作,改善自身技术缺陷,加强客户信息交流,与互联网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共建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运用平台。 

  再次,消费金融机构可以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建立网上服务中心,降低经营成本。在保存老客户的同时,利用优惠政策来吸引新的客户,研发出新型金融产品,抢占主动权。 

  最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极度缺乏既懂金融,又谙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今后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三、趋势二:发挥中小银行在消费金融服务中的比较优势 

  目前,消费金融产业呈现多方位,多层次发展的态势,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和产业金融构成了行业版图。其中,由于中小银行在消费信贷服务中具有比较优势,将会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中小银行具有信息优势。中小银行因其区域性特征,在信息搜集的深度和广度上占据优势。中小银行与其客户身处相同地区,受到相同金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很有可能与客户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或存在其他关系链,因此中小银行可以利用人际关系,在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客户信息的同时,获得更有价值的内部信息。中小银行在对潜在客户信息搜集方面也具有优势。这是因为,信贷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利用与目标客户外围人群的诸多人脉关系,能主动去搜集更有利于自身利益和决策的相关信息。此外,中小银行的结构简单,客户信息在被收集到后能及时传达到决策者手中,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另外,中小银行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工作方式使信贷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行决策信贷规模,降低了委托代理形成的交易成本。 

  其次,中小银行具有成本优势。代理人为满足自我利益而从事有悖于委托人目标利益的经营活动时,会给委托人带来经济损失和经营风险。为了有效控制和解决委托代理关系所引发的代理问题,委托人需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控制和激励办法,由此而产生的成本称为代理成本。中小银行在其经营中由于其组织结构简单,从而具有较低的代理成本。这是因为,首先,中小银行股东与经营者通常关系密切且利益一致,经营者违背股东目标利益的概率很小。此外,中小银行股东为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控制和激励,通常会授予经营者一定的日常管理权和控制权,有时还会允许员工持股。最后,中小银行相对来说层级少,代理链短,决策周期短,因此代理成本也会保持低水平。 

  再次,中小银行具有地域优势。从网点设置上看,中小银行可以在郊区和偏远乡村地区开拓业务、扩展市场,避免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小银行还可以走进社区,利用其灵活的机构设置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达到对区域市场的直接控制。 

  最后,中小银行具有费用优势。中小银行在服务收费上比大型银行要低很多,这有利于客户的资金运转。有研究表明,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能为客户节约18%-42%的服务费用,中型银行能节约1%-20%的服务费用,这大大提高了中小银行对客户的吸引力。 

  所以,中小银行应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为消费金融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江、荆林波.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 

  [2]杨鹏艳.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3]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 

  [4]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8 

  [5]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与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8 

  [6]李勇军.浅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2014.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