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2)
时间:2013-11-14 13: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亚 点击次数:
自我确认效用是指电视节目中的内容和情节,无形中为观众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参考范本,观众通过这种对比,会不由自主地对自身行为进行判断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串联,用平民视角讲述中国百姓的平凡生活。“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这七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有关美食的故事,每一集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差异化的个体寄托在食物中的不同情感和信念,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来展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美食的穿插和补充。这使观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炫目诱人的美味佳肴,更是其中共通的感情与认同。
(一)“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有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极佳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或许这并不是主创人员的初衷,但该片的传播效果着实激起了中国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影像中的人物与故事唤起人们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此同时也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间接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人口的“流动性”以及城市化,使传统家园的物质基础被无情地摧毁,然而流传于民间的传统习惯却总是扮演着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意义,这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体现就是摄制组到祖国各地的民间风俗文化中去探寻中国古老而传统的饮食文化。有网友这样发表自己的观看体验:“美食里蕴含着中华文明,能够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我不仅饿了,也流泪了。”[4]
在该片的影像表达中,创作者试图通过不同人物的叙事编排来不断强化人们对于“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地域跨度大,从香港到内地、从南到北的地方美食及其生产、加工、制作都呈现其中。因此,在空间轴线上,中国人以“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身份出现。其次,在美食的具体表现过程中,包括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整个中华民族。片中,不仅有汉族的美食,还有蒙古族、藏族、侗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美食,都得到了全面展现,还使得“中华民族”这一身份认同对象得到显著体现。再次,在《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中并没有过分强调地域和民族,而“中国人”这一概念被着力突出。片中“中国人”一词出现频繁,在《主食的故事》中,解说词中的“中国人”一词比比皆是,如“只有中国人的祖先从水煮食物的原理中获得灵感”;“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等。在这些解说当中,被修辞手段润色的“中国人”显然被意象化了,“聪明”“变通”“灵感”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呈现出一个既品德高尚又充满智慧的“中国人”的光辉形象,进而唤起受众对于“中国人”这一民族形象的身份认同。片中以第三人称“中国人”代替了纪录片解说词中常用的“我们”,形成一种更有凝聚力的感召,吸引该片的受众自然而然地融入“中国人”的身份中,从而深化受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勤劳致富的价值观认同。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中,热爱劳动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品德。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相应的生活资料,不仅会被认可,而且还会得到更多的尊重抑或赞扬,劳动显然是一种极具正面价值的行为。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劳动”被认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体力劳动,象征着社会底层群体的艰辛,在社会文化的价值判断中已然具有了贬义的性质。人们开始不切实际地渴望一夜暴富,大众传媒对“高富帅”“白富美”和聚敛财富的“成功人士”连篇累牍的报道,无不与追求财富和优越舒适的生活有关。在这种社会心理的影响下,“劳动”似乎变成一种为了谋生而迫不得已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劳动”原本的积极意义正在消亡。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创作者通过自己的镜头和叙事解说重新为“劳动”赋予了应有的尊严和赞美,“劳动”不再是一种被人看不起的行为,而变成了一种在伦理上值得人们称赞和颂扬的“道德之美”。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片中大量的镜头表现着劳动者如何寻找原料、如何加工食材,这并不像其他传统的美食节目把拍摄过程主要集中在厨房里的制作以及对美味的品尝上。《舌尖上的中国》创作者用特写镜头具体展现了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结合同期声的运用以及恰如其分的解说词,使观众感受到“劳动”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它值得人们去尊重、去热爱、去践行。这让“劳动”被重新赋予了积极意义,使人们热爱自己的劳动果实并为自己有勤劳的双手而感到骄傲。作为“劳动”的主体,每一个劳动者在感受体力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心理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自豪感。
在《主食的故事》中,导演用特写镜头来拍摄老黄揉面时脸上密密麻麻的汗滴,在这个镜头中,密密的汗珠不再代表着“脏”“臭”“不卫生”,而是体现着劳动的美感,再配上老黄的同期声“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这更是反映出“劳动”的道德和美学因素。同时,老黄的同期声重新张扬了勤劳致富的朴实思想,也体现了“劳动”的实际意义。镜头将辛苦的“劳动”赋予了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的含义,这样的情感意义重新定位了当今社会语境中的“劳动”,“劳动”也以一种充满感情和道德的方式传递着人们自身生活的意义,也由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认同。
(三)亲情人伦的情感认同。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孝”更是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写:每年晚稻成熟,就到了宁波人打年糕的时候。这个时节孩子们会约好都从宁波回到村里来看望阿公阿婆,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糕。这样的日子尽管一年只有难得的两三次,但孩子们每年都会回家看望阿公阿婆,这就是中国人情感认同中关于家、关于“孝”的儒家思想体现。
《舌尖上的中国》后面几集更能体现情感的认同。中国人一直以来以儒家思想为精神主体,而其中所蕴含的血缘关系无形中起到了某种程度的宗教信仰意义,对人们的道德规范乃至处世准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依靠从血缘关系中找到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从而化解精神危机,这也是中国人浅层及深层精神关怀中的主要部分。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气势浩荡的“长街宴”令人震撼,也极具哲学内涵。个人融入群体之中,犹如滴水汇成大海,形成强大合力。每家拿出自己的“看家菜”,由“分享”汇聚成浩荡的百米长桌。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老人们安详、年轻人欣喜,吃得陶醉、笑得从容,仿佛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体现出中国人重人伦、重家园的精神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绝不是一本教人烹饪的教科书,而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展现草根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纪录片,它不仅勾起了人们对于童年、家乡还有妈妈做的菜的美好回忆,而且在这些回忆中人们也感受着曾经的快乐,通过食物的烹饪来引起漂泊在外的人们对于血缘、地缘思念的共鸣,更是深刻地传递出众多观众特别是海外观众的思乡爱国之情。
结语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