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24 13:5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夏玮 点击次数:
1.5疗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但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劳累、天气骤变后仍有轻度不适;有效:症状好转,仍留有不同程度眩晕头痛、颈部不适等症状;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结果(见表1)
2.1一般资料比较
表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是由于颈椎退变所致的椎动脉痉挛、缺血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有研究表明寰枕筋膜慢性劳损而增生肥厚,对通过该筋膜下的椎动脉、枕下神经、枕大神经的刺激,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4]。寰枕筋膜是项筋膜的一部分,可分为寰枕前膜、寰枕后膜。项筋膜与颈筋膜浅层和深层相续,它的上缘起于枕骨上颈线上下缘,下部附着于寰枕后缘、项韧带等处。椎动脉自寰椎横突孔穿出后,穿过寰枕后膜,经寰椎椎动脉沟进入颅底,同时分布在此处的还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及位于项筋膜的颈上交感神经节。由于颈椎关节退变、慢性劳损、天气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寰枕筋膜挛缩、结疤和变性,临床上触诊时可查到明显压痛点、肿胀、结节、条索状物,而肿胀、结节、条索状物可直接卡压或牵拉枕大、小神经、耳大神经、枕部小动静脉和椎- 基底动脉,造成神经轴浆运动异常、局部循环障碍,进而出现眩晕、头痛、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晕厥等临床症状[5]。浮针疗法通过针刺病灶所在部位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使病变部位改善微循环、消除粘连、降低张力,减轻其对血管神经的刺激,恢复后循环及周围神经功能,使浮针与疏松结缔组织相互作用产生压电与反压电效应, 解除病变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痉挛,恢复血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使因椎动脉缺血、痉挛所引起的症状得到改善。浮针疗法较传统针刺来说具有治疗起效快,操作简单,不要求有传统针刺的得气感,为广大患者所能接受,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贵珍,许云祥.脊柱相关疾病及整脊治疗[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4):61-63.
[2]孙封峰,刘泽胜.针刺百会风池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70例[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 (1): 63-6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86.
[4] 颐接痛杂志[J]1997年第1卷第4期
[5]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1 3 卷 第1 0 期 2011 年 10 月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