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当前,我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期,此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但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还面临不少农业以外的制约,亟需改善外部环境,转变发展方式,进行推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家庭经营向现代化迈进。河北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省面临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新任务,必须统筹考虑、协调解决,才能顺利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我省现代化建设目标。
一、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1、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
我省农村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分散经济、传统经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从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近二十年来二、三产业得到了稳定、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企业化生产程度整体很低,现代农业企业也很少,农村建设较为落后。再加上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可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发展发展二、三产业,而对农业的投入更为不足。这就使得现阶段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以及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脱节,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偏低。
2、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
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体现在与农业产前、产后的联系更加密切,与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加融合。一方面是城市非农部门为农业提供信息、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是农业发展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工业及生态、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
3、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化脱节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知识和现代理念的农民。受长期“二元结构”的影响,我省农民与城镇市民几乎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农民身份意味着不能像城镇市民那样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
二、着力建设农村城镇化管理机制
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是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内需源泉。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应是农村向城镇的转变。这一过程涉及全省农民就业的改变和生活空间的转移,必须与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互动,同时建立健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机制。
第一,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地做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的顶层设计。依据当地人口趋势、产业水平、发展定位、设施现状等,统筹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它各项规划,着力做好乡、镇、村、中心村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解决农村规划滞后于城镇规划的问题。
第二,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和一体化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按照城乡统一规划、分级配置、联建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分配城乡公共物品的投入。
第三,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产业布局分工合理化。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资源优势,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突出地区特色,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第四,解决体制桎梏,实现城乡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二元结构”的根源出发,探索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按照均等化的标准,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服务,促进实现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全民覆盖。
第五,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防止农业污染和生态破坏,杜绝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已形成的污染实现城乡同步治理。
三、河北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机制
1、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
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民的知识化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繁荣,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劳动大军,现代化的新农民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强大力量。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我省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多由留守在农村的老弱群体承担,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困境,未来“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只有通过合乎市场规律的收入水平、满足需求的社会保障、同等的公民待遇等,将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到农业劳动中,并通过持续培训,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武装他们,才能实现科技、知识资本对稀缺资源和物质资本的优化和替代,农业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2、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
现代化的新农业是“两化”同步推进的坚实基础。与农村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必须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点,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重点是:第一,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依托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第二,通过扶持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和增值链条;第三,促进形成以利益为纽带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第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的信息化、市场化、规模化;第五,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现代服务业为引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第六,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3、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一是重点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三是创新发展“两化”同步发展的金融、土地、政策等支撑机制。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30202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4-10.
[2]张来武.创新驱动“新三农”发展[J].求是,2013,18:37-38.
[3]张来武.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