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镇的核心是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生态城的范围要超越生态农业园、生态村、生态社区、生态商务区、生态产业园,它的内涵要包括生态农业园、生态村、生态社区,生态商务区,生态产业园中所有的分支,并将其有机的组织分配与结合在一起。建设生态城的目的是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关键词】绿色;环保;生态城;绿色技术;可再生能源
生态城镇的核心是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建设生态城的目的是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达此目的,城市规划就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人口,对城镇(社区)的功能、性质、规模容量、合理布局、协调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论证。
一、绿色环保家居生活的生态城
生态城的范围要超越生态农业园、生态村、生态社区、生态商务区、生态产业园,它的内涵要包括生态农业园、生态村、生态社区,生态商务区,生态产业园中所有的分支,并将其有机的组织分配与结合在一起。
生态城的生态概念是园林、绿色和环保、节能的概念,生态城的塑造应该结合城镇更新过程。从理念上看,宜居乐活是生态城的第一要义,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是生态城的第二要义,在生态城的开发运营过程中,生态化是生态城的第三要义。在这种定义下,生态城选址不应该是侵占农田、水面建造的城镇,而是应该利用旧有废弃工矿土地、近郊旧厂区土地等建设用地复垦整理后形成,或是生态化改造现有居民区、商务区和产业园后形成,因此,是在过程中改善了城镇的生态环境,达到城镇宜居乐活的状态。
关于生态城的规划,由于建设生态城还没有可以参照的合适蓝本,没有形成系统、公认的理论体系,建设生态城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中国现在绝大多数生态城镇建设,片面强调中心城市生态建设,忽视了区域联系和城乡互动,没有从大区域发展和城市集群发展,整体考虑区域之间在生态建设上的互补效应。城市要进行生态规划,需要以大生态观和循环经济理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在生态建设上,注意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互补互哺,整体打造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现有的一些生态城,上海的东滩生态城,这样的生态城镇更加注重从能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生态技术出发建设生态新城;缺乏对生态城镇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规划设计中很少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城镇实际发展需求;欠缺对地域文化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综合考虑。因此,建设后的新城违背了生态、和谐的要求,导致很多项目中途夭折或建成后举步维艰。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生态城的建设过分依靠国外,上海的东滩、黄柏峪、万庄,天津的中新,唐山的曹姐何,都有国外团队的设计理念、技术和产品。其实,国外的理念未必适用中国,很多国外团队并不十分了解中国国情。生态城的建设要中西合璧才有可能成功。如在设计理念方面,中国善于宏观看世界,注重整体,而西方善于微观,对具体、局部问题有独到的解决方案。
在绿色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调研发现,只有少数城市考虑了在运用绿色技术的过程中,与本地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特点相结合,进行本地化调整,使绿色建筑具有地域性,并体现当地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在新能源开发上需要创新,运用上也需要考虑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适合风能或太阳能。
在生态城开发过程中,不能仅看住宅、商务楼宇、公用设施建成后是否节能,还需关注施工过程中是否节能环保,是否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就是开发过程与开发成果是否共同达到了生态化。因此,生态城的建设过程,需要全过程的管理和施工配合,同时内涵特色也要鲜明,注意从地方实际出发,突出城镇内涵建设与人文历史传承。
生态城的节能设施应该大型化、公共化,统一管理化,成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样才能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国内的绿色住宅小区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与周围的住宅区不能形成呼应。绿色住宅地产的技术门槛高,阻碍大多数普通开发商进入,必然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气候。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规划过程中,整体规划并投资建设相关大型化节能设施,就和投资建设发电厂、煤气管道一样,铺设中央空调冷热管、雨水回收再利用管道等节能环保循环设施,通过社会规模化效益,降低个人使用成本。
生态城发展也需要城乡规划创新,如在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层面上,需要分析和发掘一个区域的物质流走向,控制一个地区的物质数量和质量,考虑物质利用后,其废弃物能够成为另外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处理。在城乡规划的微观层面上,考虑风向、阳光等自然环境保护因素布局,实现建筑节能环保。在土地利用上,需要重视混合发展,提高密度,空间布局应当有利公共交通的使用。混合概念应当是产业、商业、住宅、休闲等混合在一起,减少各种类型的出行需求。在规划管理上,对于居住区进行绿色建筑、绿色照明、绿色出行和其他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要有控制性和鼓励性的措施。
二、发挥小城镇功能
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是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生态型的小城镇应成为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的政策导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的大城市群,这对我们合理安排城镇化布局和发展路径是一个遵循。生态城正应当发挥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承上启下功能,实现小城镇服务于乡村,联系城市的枢纽作用,发挥小城镇传递大中城市向农村经济辐射的功能,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缺乏对城镇独特文化的挖掘,在洋化模仿中淹没了城镇的文化个性。小城镇所具有的独特空间,不仅是承接现代产业经济分工链中的产业发展空间,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文化的保留空间。
三、结语
大力发展生态城镇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应对和化解资源及能源危机的有力举措,我国生态城镇的发展道路还存在很多复杂问题和困难,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等,但责任、挑战和机遇己经使得生态城镇成为中国未来城镇转型发展的方向。存入我的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