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三层次指向(2)
时间:2016-09-24 17:0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余一凡等 点击次数:
传统社会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状况,如:消极守成、害怕出事而不作为的理念成为某些意识形态工作者的选择,简单以行政管控的方法解决人们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种僵化思维和保守心态已严重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形势,如果任其蔓延,意识形态工作甚至有陷入全面被动的风险。对于这种潜在风险的化解,有赖于主导意识形态以更加积极昂扬的姿态,主动回应时代挑战,直指当前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痛点”,以图有所作为。
要积极作为,就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本就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形成一个24小时在线的广域泛在网络” 〔2 〕,各种信息在这一异常复杂的舆论场中随时聚集、快速发酵。在此背景下,搞好互联网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必须随时关注网络舆情变化,构建社会热点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在舆情应对的“黄金时间”内发出权威声音,有效阻遏谣言和负面情绪蔓延。同时,党和政府要树立起积极有为、勇于担当的形象,提升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要积极作为,还要努力发出中国声音,主动回应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 〔3 〕342。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在互联网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由此而来的信息优势,主导着网络空间的信息交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中国应坚持既斗争又合作,在阐明社会主义在核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树立社会主义文化开放、亲和的形象,以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话语,坚定国内民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中观层面: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与强化网络伦理教育相结合
网络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也正在改变着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人们常常强调网络的虚假性、匿名性。而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在从事信息共享、参与各种网络互动中,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网络就不仅仅只是虚拟的幻象,而且也成为具有实际影响的现实力量,构成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或者说,网络的虚拟性仅仅是就其物理位置而言的,从其承载的内容和发挥的功能来看,网络已经构成一种社会公共空间。在这种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既要加强对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和规范,又要加强对人们网络伦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形成依法管理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确保人们理性、有序地参与网络活动。
(一)在充分发挥互联网自组织功能的同时,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
区别于传统的社会组织系统,互联网架构一直具有强烈的“去中心化”色彩,并从根本上拒绝一个具有最高控制权的绝对中心。与之相适应,它所创造的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存在一种自主自为、自我调节的自组织特征,在不受到外在强力干预时,其自身的动力机制会推动网络信息不断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互联网空间中的解构、破坏与自制、认同,能够走向自我平衡的状态。发挥互联网的这种自组织功能,在其构建的内容丰富、信息多元的观念世界中,保障民众正常的网络表达,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共享,能够将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拼接得无限接近事实真相、接近真理,保持网络活动的有序性。
互联网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的自组织功能,是能够进行行业自律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这种自组织功能的合理发挥,需要有效的行业自律进行配合。网络上的信息表达总会受到外在的经济霸权、技术霸权等的影响,仅靠其自组织功能的发挥,不足以维持互联网的持续有序状态。就此意义而言,加强网络从业人员行业自律,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选择。网络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文化平台,其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最靠近信息源头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类似于传统媒体“把关人”的角色,是化解网络戾气、净化网络生态的重要关口。加强网络从业人员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寻找互联网行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是建设文明网络、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坚持依法治理,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中树立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
一方面,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正处于“井喷期”,蓬勃成长伴随着各种网络失范现象同时涌现,单纯依靠网络自组织功能以及互联网行业自律,无法创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推进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尤其当传统的工作方式不易取得成效,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时,就有必要用法治思维破解其中的难题,用法治方式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实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就依法进行网络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必须认真理解和把握:“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4 〕51
网络治理必须坚持依法治网,加强规范。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人们在其中活动必须遵守一定的公共准则。中国在互联网安全、网络运营等方面已经有了基本的管理制度,《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俗称“微信十条”)等已经在规范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中发挥着实际作用。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具体治理的边界仍很模糊,需要在实践探索中继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以社会主义法律为准绳加强网络治理,科学立法与规范执法并举,规范涉及意识形态、基本政治原则问题的言论,建立依法开展网络治理的常规机制,防止运动式治网,既保证网络活动有效传播正能量,又能够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保持网络的活力。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四项基本原则,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一切行为必须遵守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要求,是网上言论、社会思潮不可突破的法律底线,也是网络意识形态最核心的问题。就国内而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部分群众借助于网络进行明确的利益表达、对公权力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的网络监督、就某些公共决策或公务人员提出尖锐辛辣的批评建议,甚至不在于部分网民的情绪宣泄和非理性表达,而在于部分人员有意识地利用网络系统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煽动反党、反国家的言行。因此,在依法保护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所享有的包括网络言论自由在内的一切合法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要依法打击有意挑战党的领导地位、破坏党和国家基本制度的不法言论,坚持法律底线。
(三)开展网络伦理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使得人们能够相对容易地排除各种顾虑,就共同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地表达意见、交流看法,形成网络舆论。与此同时,这种网络民主在疏导民情、扩大民众参与的同时,也有其极具破坏性的一面。“在互联网上,人们最终发现了一个相对可以免于恐惧和限制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便犹如洪水出闸。” 〔5 〕311在我国,由于整体上缺乏有序参与的规则,大量网民仍然缺乏进行理性辩论必要的素质和能力,网络上的讨论很容易陷入无政府状态,网络舆情也容易被人错误引导,造成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的后果。就当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而言,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培育网民的理性和自律精神,引领网络风尚,是维护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搞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条件。
互联网用户作为网络发展的基石,其文明素质决定着网络发展的高度,互联网的健康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每个网民的理性参与和道德自律。要将网络伦理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做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教育衔接,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内容;要启发网民的理性思考,推动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网络良性互动,培养大家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习惯,培养网民的公共理性;明确网络虚拟性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明确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强化网民的自我约束,努力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伦理教育,最根本的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近年来,网上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和暴戾之气,网络暴力肆意侵犯个人权利,网络恶搞不惜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情感底线,破坏了网络社区和现实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出现了党和政府说什么都不对、怎么做都不好的非正常认知现象,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构成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消解力量。为提升网络文化软实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建设,不仅需要创造一批能够占领网络市场且合乎主流价值导向的网络文化产品,更根本的则是要“积极创建核心价值观在网络文化中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文化的生产方式当中,使网络文化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 〔6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们日常网络行为中去,成为人们从事网上活动时的基本遵循,在提高个体网民道德素养的同时,提升整个网络文化生态的层次和水平。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