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4 15:4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月琴,刘毅 点击次数: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社会、人为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自身优势及良好的外部条件没有得以充分的利用发挥,阻碍其整体发展。运用SWOT分析模式,剖析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具有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战略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稳健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SWOT;战略模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大部分农田种植面积小、相互独立,没有形成规模化作业模式,农作物产量低,农户经济收益少,严重影响三农问题解决进度。水利对农业生产起着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即“辐射和服务范围窄、规模小、建设投资额度少、受益对象有限的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水利设施”。因此,分析研究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战略管理模式,更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
SWOT分析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安德鲁斯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对发展战略模式的提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SWOT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意义: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s威胁)。用SWOT分析法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中找出自身具有的优势、劣势,了解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从而明晰适合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战略管理模式。
1、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优势(Strength)分析
发展小型农田水利所带来的好处是大型水利项目无法实现的。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产品侵害所带来的损失,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稳定农作物产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1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小型农田水利操作方便、运作灵活,面对自然灾害可发挥其特有的功效。通过在农田兴修水窖、水井、灌溉渠道、排水渠道等工程设施,旱能排涝能存的优势,保障了人、畜、农田生产生活用水,提高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例如,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界处的干旱地带,地表植物覆盖率低且风沙大,严重制约着该县农业生产。政府部门经过考察研究决定:
通过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解决这一问题,从丰水区引水到该县灌溉区。原本吃水都成问题的县,如今,拥有多达五千亩的灌溉农田,实现了农作物增产增收,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水平。在干旱、洪涝的天灾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受影响小,呈现出小水利大作为灵活高效的优势。
1.2有效节约用水
我国属于缺乏水资源的国家,用于农业灌溉的水资源更匮乏,因此,节约灌溉用水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蓄水工程可将生活、农业生产所用水资源储存实现再利用;修补、新建输水渠道,有效防止水资源输送过程中出现的流失、渗透等浪费现象,现实节约用水的目标。典型案例:甘肃省兴电灌区农田推广“垄膜沟灌和斗渠防渗衬砌”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进以往无节度的大罐漫灌方式,从2010年4月25日至7月10日,累计灌地3.75786万hm2次,每公顷平均节水78m3,按目前节水情况预计,灌区全年每公顷平均节水将达到312m3,灌区全年节水将达到585万m3以上,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的优势。
1.3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
我国是典型的用少量耕地资源供养大量人口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至今出现一些弊端:大部分耕地零星分散,以户为单位的农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经营规模小,无法与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国相抗衡。需要一条实现规模化合作经营的纽带,以水渠、机井、排水管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天然的合作纽带,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农户之间分工合作统一作业。所需农作物种子、周边产品、服务等材料,以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式批量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的质量、产量。规模化经营可以解放劳动力,大量农民有机会外出务工,获得农业生产以外的知识、经济收入,有助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1.4投入少见效快
投入少、工期短、见效快、作用大是小型农田水利最显著的优势。小型农田水利包括蓄水池、机井、排水沟、灌溉渠等一些小型项目,兴修这些工程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额少,工程量小,工程期短,而其最终产生的效益却十分显著。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劣势(Weakness)分析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我国政府执政理念上重大工程忽视小工程,直接导致当前小型农田水利普遍存在政府忽视、市场失灵等问题。
2.1配套设施陈旧落后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兴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工程用料质量拙劣,经过多年的磨损,大多无法正常发挥功效。输水渠道沉积大量淤泥,管道出现破裂、堵塞等现象;输水渠道狭窄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位于输水渠道末端的农田无法得到充分灌溉;机井沉积大量泥沙抽水量小等问题,种种现象表明小型农田水利设备陈旧落后,无法与快速发展的农业相匹配。
2.2设备技术含量低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备技术落后,整体自动化程度低。我国近2/3的灌溉田仍然使用落后工具、方法进行浇灌,偏远山区这种现象更明显。分散小农户购买能力低,政府相关补贴较少,间接导致厂商生产低技术含量低成本的设备,造成恶性循环。农业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高科技含量的灌溉调控系统和程序控制器,例如,美国智慧型灌溉系统(Smartirrigationsystems)是根据植物差别、土壤,以及阳光做出调整决定水量,系统设有探测雨天后泥土水分的设备,从而准确探测出正确的水量,节省用水等。类似设备技术先进、成本高,以目前我国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及生产作业模式,无法实现普及化,只有少量规模化经营、产量高的农田采用。
2.3产权不明、管理方式滞后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生产建设,基本是国家和集体多方出资农民出力兴建,大多数是公有制形式,对于国家所有还是集体所有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广大农户对“谁受益、谁出资、谁管理”原则认识度不够清,出现责任主体不清晰的现状。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