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考(2)

时间:2014-03-27 13: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秦小娟 点击次数:

  2.传统道德的负面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它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我们在发扬光大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也深深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的禁锢,注重个人修养的私德,而忽视公德的范畴。今天许多陈旧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某些传统道德文化的延续,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西方文化的强劲冲击下,社会成员的流动大大加快,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空前增多,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再加上我国当前处于新旧道德文化的嬗变期,人们陷入道德迷惘在所难免。

  3.社会道德调控弱化。社会道德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是舆论监督和道德评价。前者主要是靠大众传播媒介对新人、新事、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道德行为进行褒扬,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导向,后者则是通过人们的良知自律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社会道德调控能力强,一般会出现社会风气纯正、道德责任感强、人际关系和谐、人心向善等,然而,由于当前执行着双重或多元的价值标准,新旧价值观交替,美好的事物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和赞扬,干了不道德的事情却受不到社会的批评与谴责,种种迹象表明,社会道德的调控力量已经弱化。

  三、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加强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道德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紧扣时代主题,统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加强德育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民族的道德文化建设,教育是关键,家庭、学校、社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各自侧重点不同,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和角色,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三种教育的目标必须协调一致。要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重智能轻德育的不正常现象,将品德教育、人格教育、意志教育、情操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层次性,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现代化时期,我们要建立起与现代化价值目标相一致的、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明与伦理精神,这种道德文明与伦理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敬业精神与厚德载物、团结互助的凝聚精神的统一;(2)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准则,以共产主义为理想境界;(3)提倡事业上人人竞争,生活上理解宽容的现代人际观;(4)尊重自我,理解他人,个人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团体生活的求同性相结合;(5)外在的实用功利性与内在的道义圆满性相一致。这五项原则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也是与当前人们渴望走出道德困境的要求相一致的。[4]

  2.必须处理好道德的批判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实现创造性转换。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继承和兼容的特征。历史上每一次新旧社会更替之时,便是道德文化的重建之时。道德文化的重建,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道德文化博大精深,在道德被继承的过程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对道德遗产的态度,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进行批判性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反对全盘接受、不分精华糟粕的兼收并蓄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中的如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刻苦耐劳、互助合作、艰苦创业、修身为本、崇德重义等,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沿袭的美德,到今天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髓和动力。我们在继承与发扬光大这些优秀道德文化的同时,还要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现代转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如对于传统的“忠”,我们可以否定其忠君义,将其转化为忠于国、忠于职、忠于事、终于理等现代义。其他道德规范,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扬弃利用。总之,离开了优良的传统道德,现代道德文化建设就有可能走进误区。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我们还必须大胆学习、借鉴西方优秀道德文化,科学的态度是立足本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族习惯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进行。既不可不加分析地照搬照用,又不可全盘排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对外来的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为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