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史家生命结局之思

时间:2013-08-17 13:2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蒲乐洋 点击次数:

  死亡对于生命个体是一个非经验的、非实在的、超越了此在时空的世界;这是死亡的超越性质。但是,个体生命在人生历程中又时时关注死亡、目睹死亡,并对死亡和生命以及死亡价值和生存价值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死亡的经验性质。"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陆机《叹逝赋》)那就是人生的宿命,死亡问题是人类具有终极意义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史学家多奇伟豪壮之士,他们直言敢谏,也能秉笔直书,以饱尝血泪之艰辛、博览群书之才学、广纳山水之胸襟著成惊世之作。在为后人留下时代不朽的记录的同时,他们却难以从容勾勒出自己的人生,或无从考证,或冤死狱中,或不慎就死,让人不由得为之扼腕叹息。悲剧性的人生,戏剧化的际遇,是机缘巧合,还是命运的使然?是偶然遭遇横祸,还是生命的定然陨落?且观我国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司马迁在生死之间的纠葛和思索。

  武帝天汉二年,正当司马迁草创《史记》未就之时,因李凌之祸而遭受极其残酷的宫刑,在古代圣贤的感召下以非常人之坚韧著成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的绝唱。司马迁47岁后的生平不可考证,后人或多揣测推断,王国维等人推断其大约死于武帝末年,李博勋等认为他可能在征和三年被武帝处死。期刊论文发表从司马迁一生的遭遇和他对统治阶级的态度来看,不论他死于哪一年,都可想见其晚年的孤寂和悲凉。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更洞悉"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儒家赞颂"士可杀不可辱",但司马迁的忍辱求生更能显死亡之思的智慧。

  孔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然也。难怪司马迁在《伍子胥列传》的结尾处说:"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但是以死雪耻之前还要理清自己所受的耻辱是不是正当的。孙膑受到了"断其两足而黥之"(《孙子吴起列传》)的人体迫害和人格侮辱,没有死,因为他知道是庞涓妒贤嫉能陷害自己,所受耻辱是不正当的。范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魏齐毒打,打得"折胁摺齿",又丢进了厕所,"宾客饮者醉,更溺雎"(《范雎蔡泽列传》),也没有死,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再者,忍得小耻方能成大事。"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

  司马迁忍辱求生的死亡观不仅强调忍辱负重,更强调忍辱发愤以成就功名。司马迁俯首流涕聆听父亲临死前的谆谆教诲:"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他作七十列传的目的就是歌颂"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历史人物,也在《报任安书》中直言,"立名者,士之极也。"司马迁终是受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的影响的。以下三种或是司马迁本人的作为,或是在《史记》中记述评价他人之所为,皆是表现他对"立名"的观点。

  一、以文章立名

  与孔子周游列国后选择修诗书一样,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含垢也是为立言于后世。不是贪生怕死,也不是不知死节的义理,乃是真正的勇者--不能既明且哲,便以一己之身忍辱明志,激为文章雄视千古。清代文艺理论家包世臣说太史公:"实缘自被刑后所为不死者,以《史记》未成之故。是史公之身乃《史记》之身,非史公所得自私。史公可为少卿死,而《史记》必不能为少卿废也。"(《艺周双辑·复石赣州书》)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