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畏惧心理,觉得无话可说,不愿意写。因而他们的作文,写得非常勉强,内容空洞,语言生涩,好像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给的任务,凑合着交差而已。对此教师也非常头疼。2011年8月在保定学院组织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本人有幸听了保定学院刘善华教授的讲解,觉得收获很大,对作文教学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首先不是教学生如何写,而是先引导学生有兴趣写。初中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的、有趣的、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有兴趣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它的核心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要达到上述要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
在最初阶段,作文不限内容,学生想些什么就写什么,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不管是见闻,是感受,还是想象,都可以写,要让学生感到不难,并且对作文感兴趣,乐于去写。
(二)不拘形式,自由写作。
“不拘形式”不是不要形式,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形式。学生在掌握了各种形式后,就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地运用各种形式。
(三)相互交流,分享快乐。
学生在习作中写下了自己新鲜有趣的见闻、愉快高兴的经历、自己做的高兴的事情……老师要及时组织交流,哪一篇写得特别出色,哪一段写得特别精彩,甚至于哪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到位,一一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自己的快乐,也分享了别人的快乐。这种乐趣会大大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会快速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
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自我评价。每次作文后,都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不懂的要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拥有评价的特权,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就从主观上爱写作文、乐写作文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第二步是学生互评。在自改的基础上,自由组合,将自己的作文在组内与他人交换评改,互相取长补短。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学生之间经过评价交流,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促进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第三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次艰辛而有意义的劳动,他们最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激励性评价,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体现评价的指导作用。
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的“独到”与“创新”
“独到”就是“与众不同”,“独到”的作文,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么,如何让学生作文做到“独到”呢?这就要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有一双慧眼,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学生明白生活当中有许多可写的内容,如,课间十分钟,热闹的景象当中是不是有刻苦学习的同学,他们表现如何,可以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对于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你是不是应该有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感受……“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求新求异,“走无路之路”。人无我有、反弹琵琶、另辟蹊径,写自己刻骨铭心的东西,写震撼自己心灵的东西,写唯有自己才有的情感。妈妈的唠叨很烦人,令大多数学生反感,你的看法呢?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受,其实妈妈的唠叨有时也是很美的。另外还可以用童话、寓言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让自己的作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与众不同的。
四、教师必须具备率先示范的作文意识
有其师必有其弟子,教师的作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面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前,自己就必须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法国卢梭的《爱弥儿》)由此可见,教师的作文对于学生的作文,对于作文教学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写作的教师对于写作的体验是真切的、深刻的,指导学生写作也是生动的、有的放矢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作者,师生同题大赛,当学生欣赏老师的佳作时,会有一种欣喜、崇拜与向往,学生的写作激情会澎湃,写作的欲望会高涨。
应该看到,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写作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在作文中的“独到”与“创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找到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就会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的目标就会实现。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作文教学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