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镇规划课程是我国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高年级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本文通过对全国该课程的开设情况分析,发现在财经类高校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该课程的开设有专业师资不足、课程体系不适应学生知识结构等问题.在教学改革中,将模块化教学引入该课程教学和体系建设中,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村镇规划 农村区域发展 模块化教学
城乡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缩小我国城乡间发展差距,解决农村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教育部与1999年设立了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主要是指在城乡差距越来越扩大的背景下,依据农村区域的资源(人力、自然、社会、经济资源)潜力,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并形成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村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该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从事农村地区的规划与设计,成为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由此,在建筑规划类专业中开设的村镇规划课程,被引入到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成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开设该专业的各类院校中,特别是财经类专业院校,由于缺少城乡规划类学科的支撑,无法很好的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因此,对于财经类高校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如何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开展村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应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1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 1998年教育部为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荻?设置的一个专业。根据相关专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表1),我国高校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校有32所,其中农业类院校15所,财经类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10所。
由于各大高校增设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的背景不同, 以及高校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存在差距, 各大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 设置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和科研实践体系, 使得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在全国有不同的版本。
农业类院校依托其农学的深厚底蕴,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以西南地区某农业类大学为例,其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在农学院中,与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等本科专业在同一学院。学校培养出来的农区发人才,农业种植基础知识扎实,成为不可多得的农村技术型人才。财经类院校的农区发专业多设置在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以华北地区某财经院校为例,该校农区发专业与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共同设立在经济学院,主干课程除财经类基础课程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市场营销,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经济学基础较为扎实,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
表1:全国开设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基本情况
根据搜狐网、新浪网等对全国高校专业的统计,并对数据进行验证,剔除错误数据
2村镇规划课程开设情况
村镇规划最早在各大高校以选修或必修课的形式作为城乡规划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2008年我国颁布了《城乡规划法》以来,村镇规划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逐步得到重视,也是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型也体现了村镇规划与建设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在与城市、乡村、区域发展相关的专业中,均涉及村镇规划知识。对于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来说,村镇规划课是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乡村地区科学管理相对滞后的背景下,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实现农村地区综合管理的手段之一、村镇规划是如何编制、实施及监督管理的过程。主要内容涉及我国村镇地区土地利用、资源开发、村镇体系规划、道路交通、居民点等诸多方面专项规划现实问题。
村镇规划课程本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很强,又对建筑、规划的专业基础要求很高。因此,学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村镇规划课程的模式。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表2),除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外,有管理学类中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代码:120302),城市管理(专业代码:120405),以及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代码:070503)三个专业涉及城乡规划类课程。城市管理专业在一些有特色的财经类高校中存在,而农学类高校多有地学背景专业。这两类专业的存在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村镇规划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支撑。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村镇规划类的课程涉及一个系列的课程,前期应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基础课,在学习完村镇规划理论课后,应学习CAD或arcgis制图课程,最后,还应有一个农村实地调查的规划实践。在农学类高校或者有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专业师资较多,教师的经验较为丰富,这类课程日常教学均较好开展。而在财经类院校,由于缺少相关专业师资的支持,村镇规划类课程很难全面开展,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这就对该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挑战。面对不熟悉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的财经类学生,如何让其懂得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如何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表2:农村区域发展及与城乡规划相关专业列表
3模块化教学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课程体系介绍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的具体情况为例,探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新疆财经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属于经济学院,课程以经济类核心课程和农村技术经济学课程为主。村镇规划课设置在大三下学期,2学分,周课时为2节。由于新疆财经大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没有城市管理或城乡规划类专业,该课程师资较为缺乏。在乡村规划类课程中,仅设置村镇规划一门课程,既没有前期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也没有后期的村庄调查实践与制图方法课的学习。在2个学时的课程中,让以经济类课程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有一定难度。这要求在财经类高校中,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能照搬工科类和农学类高校的经验。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教学体系。首先,从教材使用角度。村镇规划课程教材国内较少,多采用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金兆森老师主编的《村镇规划》一书作为教材。该教材按照村镇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进行编排,每章内容中介绍关于建筑、交通、绿化、居住区的相关基础知识。该书适合已有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学生开展村镇规划学习。对于没有城乡规划基础的财经类学生来说,直接讲解村镇规划内容他们有些难以理解。国内教材中暂无能够替代该教材的书籍,因此,笔者仍旧使用该教材,只是在教学中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采取“先规划基础知识,后村镇规划教学”的模式调整整门课的课程大纲。
其次,从教学内容角度。笔者尝试将主要教学内容按模块切割,每个模块含理论讲解和实践作业两部分。整体分为9个小模块(表3),一共包含四个课后小作业和最后村庄调查实践作业。对于理论讲解,重点讲授城乡规划的核心理论和管理方法,并通过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让学生加强掌握。对于每个实践环节,都会使用一到二个课时在课堂中亲自指导学生制图或社会调查方法,保障实践作业的有效性。通过理论学习加学生亲自实践体会的方式完成城乡?划知识的传授。具体课程体系参见下表:
表3:村镇规划课程教学体系
3.2改革效果
通过二轮授课实践,发现模块化教学在实践中是基本成功的,具有以下优点:
3.2.1改变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符合专业要求
财经类高校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规划类教师不足,相关专业缺少对其先修课程的教学支持,村镇规划课程新的教学内容既承担村镇规划相关知识的讲解,也承担了城乡规划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将两者融入一门课程,是在现实条件下唯一可行办法,有利于财经类高校学生理解村镇规划的核心内容。
3.2.2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知识接受习惯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多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接受扁平化信息,学生接受知识的模式也更喜欢“短平快”的知识,因此,将整体教学分割为多个模块,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是适应学生接受知识的一种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3.2.3适应专业实践性要求,教学过程管理得到加强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实践性,村镇规划课程模块化改革有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一模块设置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之中,既提高学生对实践作业的重视程度,又加强了课程的过程管理,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
4总结
本文针对我国财经类高校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村镇规划课程师资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特点,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财经类高校在缺少相关专业支持情况下如何开展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问题,同时能够适应学生知识接受习惯,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教学改革中仍有不足,例如,由于课程实践环节的增加,仅由一名老师负责该课程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也不符合实践环节师资最高不超过1:10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实践环节指导学生的效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姜绍静,姜玉香.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村镇规划》课程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60-14161.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0.25.225.
[2]时慧娜. 浅谈高校村镇规划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及优化方案[J]. 大学教育,2013,(18):58-59.doi:10.3969/j.issn.2095-3437.2013.18.025.
[3]付翠莲,倪素红,李松. 农村与区域发展方向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79-82.doi:10.3969/j.issn.1008-6021.2013.01.017.
[4]赵宇. 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村镇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科学咨询,2016,(32):122.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6.3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