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能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出来,他们的钻研精神会得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会得到开发,教学质量自然会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致力改革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改革模式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联系实际
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极大提高。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从教以来,我不断地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轨道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的思路往既定的方向上引。在课堂上,教师是主角,这就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以他们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势去把握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总之,不管是“探究式教学”,还是“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都是要摒弃“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让课堂动起来,充满生机。
二、采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创设情境
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以及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肾单位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原理时,若只用语言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做出一个多媒体课件播放,通过动画他们一看就明白,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的选用,也可以为课堂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然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人的心脏时,让学生观察模型,观看多媒体动画,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得仔细,思考得认真,发言很积极,使全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三、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则标语贴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很喜欢实验,特别是当他们成功地制好了一片临时装片,自己能够操作显微镜在视野里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结构时,其喜悦之情难以自禁,同时也使他们树立了信心。而学生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又会迁移到有关知识上来,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以增强他们的动手机会,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对于对生物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可组织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如,生物竞赛、生物课外实验、开展研究性课题等,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增强生物知识的趣味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情趣,学生才能被吸引,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才会集中。所以,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要特别注意努力提高自己。例如,在学习了“反射”这一概念以后,我自然地问道:“谁能给大家说一个反射的例子?请XXX回答。”XXX应声站起来,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这在我的预料之中。我接着说:“我叫XXX的名字,他站了起来,这就是反射!”学生自然会发出一阵笑声。等到笑声停了,我又接着说:“刚刚大家的笑声也是反射。”经过我的举例,学生的感受深刻,接下来踊跃发言,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都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更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五、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则会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也才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持久。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真选择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例如,讲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谈谈早恋的危害;讲授食物的成分和作用的同时,讲些膳食营养的科学知识;讲“大头娃娃”的成因,让学生设计一周的食谱;讲完血液循环,就向他们补充意外创伤流血时的急救知识,让他们当“医生”;等等。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但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使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启迪,同时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不断地得到满足,增强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多致力于课堂改革,将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提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袁振国.教育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
3.李红.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4.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5.袁世昌.中学生物教学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