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教学改革势如春笋。尤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教育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纵观各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学生的“被动听”为“主动学”;变学生是“知识的储存器”为“能力的显示屏”。而展示则是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性标志,也是课堂流程的核心程序。
一、正确理解展示的涵义
展示是一种学习手段。从展示目的而言,展示是互动的过程,不能仅仅是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结论,应该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其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展示个体而言,它是一种表达、借鉴与吸收。形式上,既有小组内的小展示,又有组间的大展示。
二、课堂教学中展示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还给学生表达权的课堂,的确能激起学生很高的展示欲望,但仍有部分教师因对“展示”的理解狭隘,出现种种误区:
(一)展示的目的和手段混淆,舍本逐末,为展示而展示。
有些课堂上,很简单、很基础的知识,全班同学都能熟知熟记了,也要让学生将其写在黑板上,再原原本本地读一遍,称之为展示。还有些学生或依据导学案照本宣科地念,或面对黑板自言自语地说,也美其名曰展示。
(二)展示的形式过于单一,除了板演就是讲解。
与教师交流时教师无可奈何地说:“不让学生去黑板上写,不让学生像老师那样讲,还叫展示吗?”由此就出现了小老师替代大老师的那种问答式的传统教学的翻版,无疑成为社会关注的笑柄。
(三)在展示环节的操作上,过于机械、呆板。
在平常的课堂展示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每个小组讲解一道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不分层次,不论详略,做到组组细展,面面俱到,不但容量小,内容单一,还导致展示时间失控。有些教师,对全员展示理解片面,只好化整为零,进行一人一句的接龙串词,把系统的知识模块机械地变得零碎。
(四)对展示的形式过于关注,而忽视了展示的效果。
调研中发现,大部分课堂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展示时,其他组忙于备展,不能认真倾听展示者的发言,更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质疑。第二,学生的展示表现深刻、热闹,实际上是个别学生左右着多数人的思维,无法形成个性思维,最终形成人云亦云的局面,真正的质疑并没有实现。第三,“明星”展示的现象比较严重,沦为观众的大部分学生,实际上被排斥在教学以外,这种展示加剧了优者更优、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第四,有时学生无话可说,只好机械地照搬资料,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三、展示环节的有效把握
(一)展示内容的科学选取。
追求展示内容的全面化,是展示尽可能追求的目标。如果资源许可,可以公开预习生成的所有资源,使师生互动有足够大的舞台。若资源不够,展示内容必须取舍,那么,展“错”比展“对”重要;展“过程”比展“结果”重要。要尽可能压缩课堂板书时间,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让其充分地辩论、对抗、质疑。教师在分配板书展示任务时,一定要根据预习情况,选出典型性错误,作为第一展示资源。
(二)展示方式的灵活把握。
课堂展示既可以进行小组内的小展示,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大展示。在组内完成的小展示,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个体将本组已掌握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促进小组团队竞争力的形成。与此同时,将暂时不会的问题统计好,为团队的质疑准备资源。小展示在组织过程中,要发挥好组长的组织作用,让小组成员明确目的,了解程序,掌握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明确:大家已经懂得的是什么,不明白的是哪些。大展示是在组间进行。小组在进行大展示时,必须营造宽松的空间,让犯错者充分表达自己的理由。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板书,是展示的第一种方式,把内在认知冲突外显化;纠错,是展示的第二种方式,通过师生小组间的相互纠错实现知识的高效落实;点拨,是展示的第三种方式,通过点拨,实现对知识理解的提高,点拨的主体多数情况下是老师;小组间对抗,是展示的第四种方式,对抗中,小组成员并肩作战,彼此认识到对方的价值,团队在对抗中形成,对抗,是激烈的学习状态,此时,无论是直接对抗的双方,还是观点明确的其它小组之间,会全身心地投入,这是学习的巅峰时刻;质疑是展示的第五种方式,质疑不仅让课堂更有活力,更重要的是,质疑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
(三)与其他学习环节的关系的充分认识。
师生都应该明确,展示是众多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有预习在前,有团队的激励性评价在展示过程中发挥作用,有小组内部的评价、反思、总结和积累反馈在课后进行补充完善。环环相扣,一环紧跟一环,学生预习的兴趣越来越高,学生展示的能力越来越强,课堂展示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无话可说的现象根本不会出现。
因此,只有展示的价值被师生真正理解,准确定位展示在教学中的地位,并在展示中采取有效的手段,课堂教学展示才会避开种种误区,展示的功效才会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才会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