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档案文化成为档案馆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本文在阐述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理解档案文化的定义,档案文化的现状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档案文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51-01
一、档案文化的定义
档案是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会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档案因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其他图书资料所不可替代的凭证价值与情报价值,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属性。所以,档案文化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可信度高的突出特征。
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档案在文化传承方面功不可没。甲骨文、竹简,都是记录历史进程的珍贵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档案也日益走出封闭的库房,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并加以利用,逐渐以各种方式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档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依靠这一文化产物从事的全部活动和产品的总和就是档案文化。档案文化也是社会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档案文化建设为档案事业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档案文化的现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确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档案文化借此东风,抓住发展的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差距,距离我们将要建立更加惠民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目标还很远。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大多数民众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的文化功能,只是简单地认为档案就是收集资料、整理档案,把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资料来看待;领导机制不健全,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传统的局馆合一的体制,弱化了档案部门的文化特征,档案馆未能像图书馆一样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些地区的区域文化活动建设也未把档案文化建设划归其中;档案编研产品不够,与大众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总之,档案文化建设在队伍建设、基础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三、档案文化措施
(一)认识档案文化功能,提高档案文化意识
发展档案文化,档案工作者要转变传统观念,深刻理解档案文化的定义和属性,从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提高对档案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档案文化建设大发展。档案工作者还要以高度的档案文化自觉,以辩证取舍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外来优秀的文化。同时善于抓住机遇,认真履行档案人的职责,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档案文化。另外档案工作者要加大向文化建设者的宣传力度,把他们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有参考价值的东西留存起来,建立档案,形成体系。
(二)健全领导机制,形成先进档案文化的导向和核心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视,才可能在硬件软件上加大力度,把档案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搞好档案的文化建设。
(三)不断完善队伍建设
为了改善档案工作者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我们需要加大档案文化人才的引进,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培训。为了充分调动档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文化创造力,我们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文化建设奖励机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充实档案工作文化内涵,切实增强档案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四)加强档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我们要把档案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加强档案馆建设,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迫切要求。切实把档案馆舍建设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现有档案馆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进一步扩大馆藏能力,当然,这就需要国家和省财政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仅靠市县级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政府应当将档案馆建设与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考虑,采取中央、省和市县财政分级投资的方式,加快档案馆建设步伐。
(五)加大实施档案文化编研工程
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但是当前,民众直接去利用档案接受教育的并不太多。所以,档案工作者就要对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把它变为大众更容易接受,通俗化、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让档案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档案工作者要采用各种形式包括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主动地去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为“濒危文化”建立档案。例如,通过查阅历史资源、专访知名专家等渠道搜集资料,建立地区文化名人馆,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精品。
总之,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对于加快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振兴中华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