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02 14:0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朱剑 点击次数:
无论是一般期刊还是名刊学报,对数字化的回避都必然导致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被动地位。今天在期刊数据库中被数字化了的期刊已是体无完肤、身首异处,更何谈从“小”到“大”,建立起能让学者入脑的名刊形象?
因此,应该这样来看待高校学报发行量小的问题:一方面,纸本发行量下降是因为传播方式的变化而引起,无可指责;另一方面,高校学报特别是名刊学报通过数字化传播产生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是其刊载的论文的影响远大于过去;一是刊载这些论文的学报形象却变得十分模糊。
3.由“小”到“大”的瓶颈之所在
依笔者之见,学报实现由“小”到“大”的跨越,瓶颈在载体之惑与传播障碍。高校学报对数字化的网络呈现基本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导致了在传播方式变革中应对失策。六年来的名刊工程建设,虽与期刊数字化共时,却未必同步。
(四)从“弱”到“强”的瓶颈:期刊评价与社会认同
1.综合性学报之“弱”的表现
所谓“弱’,“指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弱、影响弱、综合实力弱”。如果说区分‘‘大刊”和‘‘小刊”的主要依据是发行量的话,那么,区分‘‘强刊”和‘‘弱刊”的主要依据则是社会评价。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当然应该出自学者的口碑,而口碑又源于平时对期刊的大量阅读。但由于前述三大瓶颈的存在,学者与期刊特别是综合性学报已处于比较疏离的状态,很少有学者会大量阅读纸本期刊,然后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2.专业评价机构与社会评价之关系
(1)专业评价机构之崛起
那么,现实中对期刊的社会评价来自哪里呢?事实上,高校和科研机构管理者通过建立“学术榜”来对学术期刊分等分级的做法已在很大程度上绑架和左右了对期刊的社会评价,而这些“学术榜”的依据,又主要来自于专业评价机构的排行榜和排名表,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核心期刊”的榜单。可见,当今对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除了已具有牢固一流地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外,主要取决于评价机构的排行榜和排名表。本应由全体学者(读者)来做的事现在已完全交给某些评价机构了。缘此,一个新的评价主体--专业学术评价机构已高调地登上了学术舞台,成为学术评价的主角。这些评价机构主要由从事文献情报研究的专家组成,他们擅长对学术研究成果的某些外在形式进行计量和分析,故在一般人的眼中,他们所进行的是“客观”的“定量评价”。
(2)专业评价机构的“指挥棒”效应
今天的问题在于,学术评价如果单纯依赖定量评价,那么,这些评价机构就肩负起了对所有学术领域进行评价的重任,对此,学术界批评多于赞同。限于本文的主题,笔者在此不予展开讨论,只想指出,评价机构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力担当起学术评价主体这一角色的,但其所做的工作并非全无道理,有些评价机构对于引文的统计、分析(如CSSCI)的潜在价值更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利益的驱动,多数评价机构只热衷于大受政府权力部门和高校管理者青睐因而可获得最大回报的各种排行榜和排名表,这些评价机构借此也就由学术研究机构演变为学术权力机构,成为期刊人和学者眼中的“指挥棒”。换句话说,期刊要得到“好的”(被排行榜和排名表绑架了的)社会评价,捷径就是跟着“指挥棒”走。
3.期刊应对专业评价机构之策
对于不合理的期刊评价现实,作为集体的期刊界却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在集体失语的同时,个体的迎合也就不可避免。迎合出现的标志是对评价机构偏好的研究。迎合难免与屈从相伴随,由此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在学者、期刊和评价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颠倒的关系:评价机构指挥和调动期刊,而期刊则根据评价机构的偏好指挥和调动学者。这是对学者/学术本位的颠覆。迎合带来的另一个恶果是学术期刊的异化,背离本应遵循的规律,而唯“指挥棒”是从。这样的评价制度迫使期刊急功近利,舍弃了为学术服务的根本,一味地追求数据的好看,甚至不惜为此造假,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怎能赢得学者的信任,又怎能成为学者眼中的“强刊”?
因此,高校学报之“弱”,固然是因为前述三大瓶颈的长期存在,制约了其发展,久而久之,积贫积弱在所难免,但对评价机构的无原则迎合带来的对学者/学术本位的漠视也是学报难获学者认同的重要原因。名刊工程将“强”设为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取决于评价机构的排名,而是取决于社会评价的提高。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