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5-04-27 10:3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仕洋 点击次数:

  【摘要】时下,不管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是金融机构,亦或是政府部门和研究学者,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创新让原本安静的金融业出现了一阵骚乱,是搅局还是变革?本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着手,阐述了其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并且分析了传统金融部门的应对方法。本文认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相互融合、有效合作才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传统金融 应对 

  2013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革命性的一年,“宝宝”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疯长。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不管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它的出现,既是对传统业务的补充与支撑,又是对现有的规则和利益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以及发展概况进行论述,进而分析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以及传统金融部门应该如何应对。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何谓互联网金融?目前学术界并未给予统一定义。本文认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电商企业的“淘金”,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触电”,吸纳互联网技术来更好地为金融服务。不论是电商“淘金”,还是金融机构“触电”,都是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资金的融通。两边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 

  (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逻辑 

  1.注重小微业务,发展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立足于小微金融,其市场特征是“海量交易笔数,小微单笔金融”。因为抵押品和财务报表的缺乏而导致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并且由于对所贷款项要求规模小、需求急、周期短而导致服务成本增加,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这部分的小微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却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解决了传统金融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以阿里金融为例,阿里小贷将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打通,利用交易数据、货运数据以及评价数据等判断客户的风险状况,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支付宝、淘宝平台所产生的数据库也降低了交易成本,无需建立大量分支机构、雇佣大量人员也极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互联网金融使原本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服务的企业和人群得到了金融服务,既满足了普通民众的碎片化理财的诉求,更填补了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空白,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2.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要求互联网企业要更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体验来留住客户,因而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核心便是“用户极致体验”。在借款方面,传统的贷款方式是借款人咨询各家银行,比较各种贷款材料,最后选定某家银行,开始贷款申请之后,也可能是经历漫长的审批过程或者批复的额度不够。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智能搜索引擎能够通过对信息的组织、分类和检索,有针对性地满足需求,效率大幅提高。在支付方面,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支付手段变的方便、快捷。在大多数银行在进行网上支付时仍同时需要U盾、登录密码、手机验证码、支付密码等一系列繁琐手续的时候,互联网企业的快捷支付已经赢得大家青睐,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手势密码快速登录、微信的扫描二维码快速付款,正在使得支付变得愈加便捷。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根据刘士余(2013)的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2011年;第三阶段是2012年至今。 

  1.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把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将银行业务从营业网点搬到了网上,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形态。自1995年世界上第一家网上银行在美国诞生,随后,世界各大银行紧随脚步,开展网上银行业务。1996年,中国银行开通中行网站并构建网上银行系统,这开启了中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先河。1997年,招商银行推出了“一网通”业务,全面开展网上银行服务。随后,各家银行争先推出网银服务,至2002 年底,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全部建立了网上银行。金融业的互联网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金融业的互联网时代随之开启。 

  2.第二阶段。2005年之后,得益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长,网络借贷也开始萌芽,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开始从技术领域慢慢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 

  1999年成立的首信易支付平台是我国的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005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开始快速发展,规模达到152亿人民币。这一年,《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使得支付有法可依。随着淘宝、拍拍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 

  2007年6月成立的拍拍贷是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的网站,它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网络借贷的先河。在这个阶段,全国先后共成立了25家网贷平台,网络借贷开始在中国萌芽。 

  3.第三阶段。2012年以后,互联网金融快速成长,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革命性的一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飞跃式发展。 

  (1)P2P网络借贷平台迅猛成长。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成交额规模达到897.1亿元,同比增长292.4%。由此可见,我国P2P网贷平台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现阶段P2P网贷无准入门槛、无机构监管、无行业标准,P2P平台增长速度飞快,平均每天新增三四家机构,这也造成了网贷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而在其急速发展的同时,危机也如影相随——老板跑路、公司倒闭,一系列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问题也说明了当前P2P网贷平台的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2)众筹融资模式开始起步。2011年,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网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家众筹网站。紧随其后,包括追梦网、众筹网、淘梦网等一系列国内知名众筹网站开始崛起。这些网站都旨在利用互联网的特性让艺术家、小企业家来向公众展示自己创意和产品,从而达到获得资金的目的。2014年,由中申联合控股集团运营的国内首家第三方互联网金融门户网站——众筹汇上线,它收录了众筹网、点名时间、追梦网等一系列国内知名的众筹网站。众筹模式在我国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备受关注,逐渐成为我国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融资的重要途径。 

  (3)电商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电商金融异军突起。以阿里巴巴、京东、腾讯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利用其大数据、信息和客户优势,依托其自身的电商平台构建异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新业务模式,这主要包括余额理财和小微信贷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金融创新的新事物,以阿里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腾讯微信的理财通以及百度百赚为代表的余额理财产品,通过内嵌基金的方式提供余额理财服务。另一方面,电商企业也积极打造小微贷款,依托自身的网络购物平台,为小额消费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解决方案,其特点是债务人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而不用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如,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 

  (4)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触网,一些银行、券商以互联网为平台,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造,加快线上创新平台建设。例如,招商银行提出了“手机钱包”理念,设立了“移动金融生活一站式开放平台”;中国平安创立了互联网投融资平台陆金所,推出个人投融资服务“稳盈安e贷”。 

  (二)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二者的融合,势不可挡。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使得原本并无太大关联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站在了同一个战场上,而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目的是谁能融合对方。正当互联网企业的“淘金”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触网,在产品设计、销售方式以及服务体验等方面进行互联网改造,甚至有些传统机构已经开始主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目前,已有18家基金公司在淘宝理财开设了直营店,中国平安联手阿里巴巴、腾讯共同设立众安在线财产保险,等等。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的相互融合,能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给予互补,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改革。 

  2.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将会逐步代替传统的支付方式成为主流的支付手段。随着通信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和网上支付发展势头猛增。根据央行《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可知,2013年全国发生的257.83亿笔电子支付业务,金额1075.1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0%和29.46%。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86%和317.56%。可见移动支付的发展叹为惊人。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4年一季度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328.8亿元,环比增长112.7%。可见,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将会逐步发展为主要的支付手段。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