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18 11:5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楚巍巍 点击次数:
摘要:全面审计是审计工作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全面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带来较大影响,为财务管理埋下隐患。如何有效地开展全面审计风险管理工作,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点研究方向。笔者认为,从全面审计实际工作入手,查找引发风险的诱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有效方案,是加强全面审计工作,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全面审计;审计风险管理;内涵;原因;解决途径
一、全面审计工作与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
时代定位
1.内涵
全面审计工作是指由专业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者的经营活动,特别是财务方面的信息进行搜集、核对、研究,并最终给出综合评价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审计手段,对被审计者进行监督和约束,以起到规范社会秩序,引导被审计者合理发展。全面审计风险管理,则是基于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采取综合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和规避,以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保障全面审计的功效发挥。可以说全面审计风险管理工作是全面审计工作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对全面审计具有保障性意义。
2.风险分解
审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固有风险,即长期伴随审计工作,不以环境变化为转移的定式风险,包括审计过程不合理、审计内容不真实、审计结果不可靠、审计方向不全面等;二是伴生风险,即由于审计工作环境的不同,受环境限制产生的风险。
二、全面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1.工作内在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组织和部门机构在开展日常管理时,会根据实际需求将工作进行分类,也就是所谓的开展项目管理。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工作的集中化提供了便利,但是新生的一些管理项目不但填补了原本被合并的项目,甚至与以前的管理项目相比在数量上尚有所增加,这种增加的趋势仍旧在继续当中。工作项目的增多和工作信息的增多,使全面审计这一审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固定信息的整理和流动信息的搜集,都限定在有限的人力工作分配中,忙中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2.环境因素制约。社会环境:受不良风气和不良思想的影响,被审计者往往会出于给各种原因故意掩盖事实的真相,为审计人员造成困难,并且审计工作所受行政干预程度,以及审计人员是否受到利益诱惑造成审计失真,也是一个不确定方面;经济文化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审计形式迥异于原本的工业经济审计形式,无形当中加大了审计风险,另外,电算化工具的功能与现实需求脱节,也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加;规则环境:审计人员所遵守的相关标准是否一致,都关系到不同环境下的审计结果评价,例如:缺少统一的审计程序,可能造成审计监督力量的缺失,提高风险性。
三、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从宏观角度来讲,审计风险具有可控性,只要树立正确对待审计风险的意识,并结合风险产生原因,就能够制定出一系列风险管理方案,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1.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制度是审计工作开展的纲领,具有检验和指导审计工作的作用,从客观方面保障全面审计。被审计者一般都与审计者建立委任关系,审计活动的开展是以协议签订为依据的。因此,需要严格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审计委任合同,明细审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相关部门和会计师协会等社会组织,也应针对全面审计工作商讨并颁布一系列管理规范或条例,强制性地约束全面审计。此外,作为审计人员,应当以"向社会负责"为价值标准,做到尽职尽责、在信息披露、问题指出等方面做到公开公正,拒绝徇私舞弊行为。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