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28 11:4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功明等 点击次数:
供试的20个小麦品种中,新麦18、蚌38-6、郑9023、郑9405和淮麦22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达到或接近优质强筋小麦水平。大部分品种的容重达770 g/L以上(商品优质小麦容重标准GB/T17320─1998),周麦18和徐麦29等品种的容重低于770 g/L,可能与试验材料和试验条件有关。
4 参考文献
[1] 肖世和,张秀英,闫长生,等.超级麦研究与21世纪小麦育种[C]//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2] 沈天民.超级小麦育种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92-98.
[3] 翟风林,张发成.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途径[J].世界农业,1983(3):42-45.
[4] 何中虎,肖世和,庄巧生.“九五”全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1(3):72-75.
[5] 庄巧生,杜振华.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 杨学举.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主攻目标及途径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95(5):45-46.
[7] 张宝军,蒋纪云.小麦籽粒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1995(4):29-31,7.
[8] 刘尊英.冬小麦蛋白质组分积累变化动态及优质高产栽培的氮肥调控技术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0.
[9] 马传喜,徐风,姚大年,等.同一面包小麦品种烘烤品质变化规律研究[J].作物学报,1998(6):751-755.
[10] 赵虹,王西成,李铁庄.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0,15(3):126-131.
[11] 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等.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3(1):12-15.
[12] 荆奇,姜东,戴延波,等.基因型与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与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649-1653.
[13] 戴开军,雷国材,安成立,等.不同用途优质小麦籽粒品质、产量与环境效应基因型差异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3,19(6):52-54,57.
[14] CROSBIE G B.The relations between starch swelling Properties,Paste viscosity and boiled noodle quality in wheat flour[J].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1991(13):145-150.
[15] 姚大年,刘广田,朱宝金,等.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籽粒性状及馒头品质的影响[J].中国粮油报,2000,15(2):1-4.
[16] 姚大年,李保云,朱金宝,等.小麦品质主要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6):84-88.
[17] 阎俊,何中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14-19.
[18] 马冬云,郭天才,王晨阳,等.不同麦区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糊化特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4,19(4):59-61.
[19] 杜朝,杨学举,刘桂茹,等.小麦面粉淀粉特性与烘烤品质关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4):29-33.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