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色彩设计,可让人产生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良好的色彩设计还可以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让使用者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效果。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养生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68-01
经调查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75%是对色彩的感觉,由此可见进行室内设计时,色彩设计至关重要,良好的室内色彩设计不仅能提升空间品质还能促进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一、古代养生观对室内色彩设计的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文化为中国所特有,其中的养生文化系统博大精深,中医“大医医于未病”的思想指的就是通过养生达到防病于未然,医学色彩疗法虽是现代医学的产物,但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记载色彩和养生的关系:“白色入肺”、“赤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胆”、“黑色入肾”等。虽然就医学角度来说更侧重于其中的色彩食疗法,但是如果通过了解先人对色彩与健康关系的认识,将色彩更好的利用于室内设计,同样可以达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五色与人体脏腑与心理关系
青色是蓝色和绿色的统称,严格说来是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波长大约为480到490纳米,其个性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肝属木,中医认为人易怒、情绪不稳定是肝火旺盛所致,而青色属于冷色调,可以解除精神紧张、恐惧,平复肝火,给人舒适、柔和的感觉。
红色波长大约为630到750纳米,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之一,活泼、开朗、热情,带有原始的美感,但长时间接触红色会影响视力,兴奋神经系统。中医认为心属火,本就是活跃的器官,如果再受过多红色影响,会造成运动过旺,有碍健康。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红色多做点缀装饰,通常不大面积使用。
黄色波长大约为570到590纳米,性质温和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的作用。中医认为脾属土,脾脏是气血营养运化的基地,可以用黄色代表,黄色系温暖而不激烈,实验证明处在黄色光下的人免疫力、新陈代谢均有提升。在室内设计时将厨房和餐厅的设计中多融入这类色彩会起到相应的作用。
白色是光谱中所有色光的混合产生,颜色上是最纯净的,中医认为肺属金,肺很脆弱,容易受伤害,用“白色”表示最合适不过。所有的颜色和白色都非常融洽,因此白色可以调节视觉平衡,安定情绪,平稳高血压,用在室内空间能增加宽敞感,让人感到宁静舒适。
黑色是白色的反色,中医认为肾属水,黑色对肾有滋补作用。虽然黑色能够使人冷静下来,但是由于其明度过低会使人感觉沉闷、压抑,因此室内色彩设计中不可过量使用。
我们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也应借鉴古代养生观及易学思想的理论,如果色彩搭配合理,则可以达到健体益身的效果。
三、色彩养生疗法对室内色彩设计的影响
“色彩疗法是利用色彩对患者施以心理治疗的一种医疗手段,其方法是让患者观察特定的色彩或在经过色彩处理的专门房间内接受某种治疗。”色彩的审美和偏爱是主观的,可以利用某种特定方式装饰周围环境的色彩,满足人的这种主观需求,达到养生的效果。如大音乐家贝多芬,独爱浅绿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工作的房间墙壁刷涂成浅绿色,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才能够正常地工作,如果不这样则会寝食难安,这是色彩在心里上的一种强烈暗示效果,如果室内缺乏这种色彩,贝多芬就无法健康的生活和正常的工作。通常高明度色彩搭配低照度光线能够令人肌肉放松、精神松弛,镇静肌体。
四、合理调整室内色彩
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这就告诉我们室内设计当中如果颜色过于繁杂,或是搭配不当,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重色调的谐调性,而合理的室内色调取决于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面积大小之间的配合关系,是室内墙面、家具、织物、绿化、配件等综合因素的体现。通常我们会选择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作为室内的主色调,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高纯度色、对比色和互补色。如,蓝色的墙面容易使人产生沉闷消极的情绪,粉红色的墙面看起来浪漫,却容易使人暴躁,但是如果将明度提高纯度降低,做成很浅的浅蓝色、浅粉色,则会起到优异的效果,再根据个人需要搭配冷色或暖色的家具、布艺装饰即可。
根绝颜色具有的不同作用,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我们就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身体状况、年龄、性格等等因素,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在设计中加入不同的色彩元素,既达到美化居室环境的作用,又可以为用户提高生活质量,利用色彩的治疗特性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婷.建筑审美的发展历程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9).
[2]文伯.色彩养心[J].健身科学,2011(11).
[3]碧雪.色彩养生疗病法由“心”入手[J].生活保健.
[4]谭飞飞.色彩养生疗病法[J].医药与保健,2009,(2).
[5]黄仕雄.色彩在室内环境设计营造中的功能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