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
时间:2013-11-14 13: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兵娟 点击次数:
2012年5月,我国第一部高端美食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亮相中央电视台后,立即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它不是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通作品,而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事件”。这部拍摄精美、制作精良、具有非凡专业品质和文化品位的美食纪录片,不但第一次让我们领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更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片中凸显的对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信仰的礼赞,以及对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及生存智慧的讴歌,让人感受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对共同体价值的强烈认同。而它的成功正是以美食为切入视角,以仪式为载体,以人的世俗生活为表现对象,从而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了美的升华、有了诗意的浸染,它既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也打动了世界。
一、日常生活饮食与仪式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曾明确表示过:“我们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我们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观众看后再看看我们平时的生活,发现它是那么的庄严。”的确,《舌尖上的中国》最为可贵之处是将食物置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中,透过每天必不可少的饮食活动,以及饮食与礼俗、节庆、祭祀、信仰等文化仪式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贯穿日常生活的仪式“是一种社会约束,是一套共同使用的语言,是一条纽带”。它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如此单纯和普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与我们同生,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还知道,它是已被接纳的一员,是一份固定遗产”[1]51。
日常生活看似普通和世俗,但它存在于每个社会之中。一般来说,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虽然日常生活是每个人都以某种方式从事的,又都十分琐碎熟悉的活动,但它同时“是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没有个体的再生产,任何社会都无法存在,而没有自我再生产,任何个体都无法存在”[2]3。
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在中国,早就有“食色,性也”。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遵奉“民以食为天”的信念。可以说对食物的采集、制作、消费是人类延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先天条件。但正如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指出的:“很少有别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以食物为取向,而且这种取向似乎与中国文化一样古老。”同时“就华人而言,或许与任何其他族群相比,食物是一个更重要的族群特征,这是华人族群特性的基本事实”。正因为此,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既神圣又世俗的角色,成为我们生命中、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组成部分”。
何谓仪式?从广义上看,仪式不但指任何特殊的事件,而且指所有人类活动的表现方式。任何人类行为都具有一种仪式的维度,仪式包含了一种关于参与者社会和文化世界的象征性信息。人类本身即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动物,“我们最高的仪式仍然是为了满足我们动物性的功能——饮食、活动、繁殖、死亡、交配和战斗”,“仪式化行为是自然秩序和我们身体法则的自然流露”[3]16。从仪式化行为转化来的仪式,大多是与季节、农业、丰收、占卜、殡葬和治疗有关,因为这些都表达了人与周围环境及其身体之间密切的联系,仪式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文化的起源和熔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被一系列仪式活动所贯穿,如新生儿在出生、满月或百天时,家族或家庭要举行庆贺礼;当长到20岁时,要举行庄严的成年仪式——冠礼,以“弃尔幼志”“责成大人”。在结婚、死亡等生命转折点上,也都需要举行相应的仪式。而其他众多的庆典、祭祀和戏剧表演等都要举行仪式。在这些活动中,由仪式所带来的共同的敬畏和共同的希望,通过人们共同的关注,将共同体中的不同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社会伦理控制的巨大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食物、饮食一开始即与仪式、礼仪有着密切联系。大量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食物礼仪是在宗教中有显著地位的。第一个果子的献祭、收成的礼节、节后的宴会是农民之间很重要的行动。猎夫或渔夫庆贺大收获,或开始活动季节的时候,也都是用宴会与礼仪将食物摆布着,要求动物恕宥或更加以崇拜。一切这样的行为,都表现出地方社会对喜庆和食物的珍重,于是宗教借着这等行为来成就人民对于日常食品的虔敬态度”[4]25。我国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也早已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5]194原始人由于相信万物有灵,用各种各样的仪式来沟通人与神的联系,使整个社会生活都仪式化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怀着恐惧、畏惧的心情匍匐在神的脚下,献上“食品”(祭品),有时这个食品(祭品)甚至是人本身,以便使神灵帮助人类。因为“人嗜饮食,故巫以牺牲奉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祭祀的态度和目的渐渐有了不同。从早期的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从被动献祭,到与祖先神共享,再到人们用食品庆祝节日,沟通人群、犒劳自己,食物已不再仅仅用于果腹、敬神,而有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伦理价值。
可以说,透过电视仪式的美食镜像,我们看到的正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
二、世俗仪式与民众生活
著名宗教人类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将仪式分为两大类:一是神圣的仪式,二是世俗的仪式。无论个人还是社会,我们都离不开仪式。在由我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寒来暑往组成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仪式构成了我们生活的最基本的层面。虽然“吃”这种世俗仪式,只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活动,但是如何吃,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不能吃,却体现出每个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饮食禁忌以及各种各样的仪式。在西方,一般将饮食看作“本身是凡俗的,因为人每天都要吃饭,而吃饭满足的是纯粹功利和物质上的需要,它是我们平凡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宗教的节期里,必须禁食”[6]420。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却迥然不同。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乃是一种直接从生命体验角度享受对象、接纳对象的过程,它既是对生命欢乐的领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寄托。尤其是在涉及民众生活的人生礼仪、传统节庆和人际交往的宴饮活动时,其体现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价值如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和谐圆满的向往、趋吉避凶的祈福心态、其乐融融的伦理情趣、五味调和的审美心理都熔铸在各种各样的饮食仪式中,虽历尽岁月沧桑,至今却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普遍存在着。
1.人生礼仪与饮食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饮食方面的礼制、礼仪、礼俗数不胜数,古代“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都离不开饮食。饮食具有极强的融合力和凝聚力,它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饮食之礼,圣贤所贵,以奉君子,以亲宗族”,这正表明了中国文明时代食礼的根底。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