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4 10:0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金夏 点击次数:
【摘要】肢体语言是表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应该学会控制肢体语言,把握好肢体语言的度。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话剧排练、演出经验,并结合对相关剧本、剧目的分析,探讨肢体语言在角色塑造中的作用,并就演员如何控制肢体语言提出建议。
【关键词】肢体语言;角色塑造;行动线
一、肢体语言的定义
所谓的肢体语言,就是演员通过各个身体部位的运动来对角色进行塑造,比如一个眼神、一根手指头的运用,都将对整个剧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面部表情、身体语态等等都属于肢体语言的范畴,身体语态的快慢、紧张与松弛能够将角色的情绪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信息传达出来。
二、肢体语言在角色塑造中的重要地位
(一)肢体语言在角色塑造中的作用
梅耶荷德在选择演员时,并不看重演员如何表现日常生活和文雅风度,而是看重演员是否有合乎情景的动作。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话剧、歌舞剧中,肢体语言无疑都是表现力最强的方式和手段之一。演员借助肢体语言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转换,展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读者在读剧本时很难产生鲜活的画面感,仅仅听广播剧同样也无法获得直观的视觉刺激,而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借助富有生命力的肢体语言对人物性格和剧情加以展现,无疑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酣畅淋漓的视觉冲击。
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肢体语言。比如姚远老师的剧本《马蹄声碎》(大学期间我们曾排练过此剧),描述的是1936年中国川西北高原上行进的一支红军的队伍中,一段发生在五个女兵身上的故事。五个女兵的性格各不相同,如张大脚的大大咧咧和霞妹子的扭扭捏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肢体语言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并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演员该如何控制肢体语言
1.控制肢体语言时要把握好度。演员在控制肢体语言时要把握好分寸。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演员在舞台上或在镜头前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时,都不能离开一个“美”字。虽然斯氏体系的表演方式一再强调的是真实,但表演的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同样是展现真实感,为何不能更美一点呢?在《马蹄声碎》中,一匹马瘸了过不了草地,再加上队伍里又急需粮食,所以红军战士们只好忍痛用石头把马砸死,剧本中的提示是“又是一声沉闷的声响,引来的又是一阵女兵们的惊叫”,在这个时候,演员们就无需真的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大呼小叫,这样在舞台上表现得就不够美。经过处理后,可以改为女兵们被吓到的表情的展现,即使没有声音也表现了女兵们的害怕和对马的怜悯。此处对肢体语言的适当控制,达到了不破坏美感的目的。
2.表演中肢体语言的内外部控制。剧情的中心思想是贯穿整个剧目的主要线索,而贯穿于剧情中心思想的则是不同的人物性格。要想将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现出来,演员就必须将感受力与表现力结合起来,揣摩人物的年龄、性格等特征,并梳理人物的行动线索,进而找到符合剧情发展和人物个性的肢体语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就必须经过反复的揣摩、反复的排练,不断完善肢体语言的内外部控制。
3.肢体语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角色进行塑造。肢体语言应该从人物的年龄、性格、经历、内心的行动线索来对角色进行塑造。
不同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肢体语言是有着相当大的不同的。说到年龄的差距,不得不提毕业大戏《父辈的旗帜》(由《这是最后的斗争》改编而成),这部剧讲的是一个三世同堂之家在除夕这天发生的故事,人物年龄的差距较大,因此肢体语言在其中的表现就尤为不同和明显。比如,当春晚的歌声响起时,全家人端起酒杯来庆祝,点点作为最小的孙子调皮地高高举起了酒杯,而年过八十的何光明和陈雪梅则紧握高脚杯缓慢地举起来,这就是鲜明的对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包含有太多的不同。何光明和陈雪梅经历过抗战时期,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有着坚韧的党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儿子何二明经商多年,对社会上的利益交换看得十分透彻,最小的点点是八零后,对生活有着最纯真的幻想,对未来也抱有最大的希望。因此除夕这天欢聚一堂,每个人的举动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最好地展现了这些差异。
三、结语
在话剧表演中,虽然没有戏曲表演当中的各种绝活,对演员肢体语言的外部技巧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和感受不够的话,也是很难塑造出生动而又完美的角色的。因此,肢体语言必须经过训练,在有控制、有准备、有节奏、有理性的思考过后,才能将角色完美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红石﹒中西方戏剧表演体系之比较[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6):94-101.
[2]樊毅,孔令军﹒浅析影视表演的肢体语言[J].电影评介,2008(18):30.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