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制作中,前期拍摄的镜头即使设计和拍摄过程都十分满意,但也只相当于未经雕琢的宝石,无法完全展现自身的光彩。通过后期剪辑,画面和声音经过重新编辑处理,以更加完美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影视作品会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这一处理过程中,画面和声音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将两者恰当的融合,影片才能表现出预期效果。
1、剪辑中声音和画面共同创造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
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通过画面和声音共同进行叙事、抒情、表意,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合二为一,直接诉诸于影视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给人们艺术的享受。其中画面的构成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元素。声音元素包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大类。
画面和声音共同作用的效果是,影视观众在欣赏精彩画面的同时,感受声音的魅力,让观众人临其境,完全投入其中。比如切出镜头,将观众从主要动作带入相关动作,处于表现个体反应或提醒观众个体存在的目的,从一个群景镜头剪切一个单独镜头。与此同时,在声音的设计上,给予画面内对象所需要的声音强调或夸张效果。再比如画面淡化,用黑色渐变将观众带进或带出场景,淡化暗示结束,并留一点时间给观者接受新的场景。声音在黑色和新画面之间引入,或者音乐在这个间隙保持相应的音量比例,这样保持视频的连续性[1]。运用特写镜头、定格、跳切以及以上所说的切出镜头、淡化等方法将画面和声音进行重新编辑,创作视频新的视听效果。
这里尤其要提的就是声音剪辑,它的表现力几乎是无限的,它除了表情、表意,还可以表达情景和场景。通过声音剪辑技巧,令观众将原本看不见的声音转化为脑海中的场景,并且随着声音的变化,场景也随之变化,就像画面中的移动、切换、转场一样[2]。声音虽然没有创造形象画面的能力,但如果将特定的声音赋予到某个画面上,可以丰富画面原本具有的意义和内涵,而且还能起到修饰和改变的效果。
2、剪辑中声音对画面的表现进行补充和丰富。
影视工作者致力于创作真实的故事、场景,尽量将影片制作的真实、生动、精彩。剪辑中运用剪辑技巧剪辑出内在真实和效果高度统一的视频片段。而影视制作中特技、跳切、混剪等特殊技巧的画面剪辑虽然能从某种程度上减少画面转换的突兀感,但这种视觉上的不适应不可能完全消失。声音的补充效果此时就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不仅如此,声音不仅弥补单纯画面剪辑上的缺陷,还对画面有丰富作用。音乐具有抽象性,它给人的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富有理性的美感情绪,它可以使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体验、志趣和爱好去展开联想,通过联想而补充丰富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富有表现力[3][4]。音乐不但具有空间上的造型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表情功能,这种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情绪色彩,这是画面所无法表达的。在影视制作中巧妙地利用音乐的表情作用,可以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调动观众参与片中情节、内容的积极性。
声音与画面具有相同的造型和表意功能,但在表达方式上两者却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点首先表现在声音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一具体场景或事物。比如无法通过一段音乐准确表达出沈阳故宫的外形、色调和建筑风格,而沈阳故宫的静态画面却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即使再绘声绘色的语言或音乐效果,这些声音表达都不如我这幅动态画面直观。这是剪辑中声音表达的显著局限性[5]。单纯的画面给观者的感觉是一样的,但加上表情的声音后,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理解声音的内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体体验到不同的感觉,通常情况,每个人体验到的感觉不尽相同,但描述的意境和情感却都相似,这是声音对画面丰富功能的体现。
3、剪辑中声音可突出画面的独特表现力。声音对气氛的营造和渲染比纯粹画面要明显的多,这种效果在电影作品中突出的尤为明显,尤其是战争、恐怖类的电影,单纯的画面表达很难影响观众的情绪,但通过声音剪辑,加入特殊的音效、背景音乐,画面和声音的双重冲击,很容易抓住观众的心理。这种表现力在电台节目剪辑中同样适用,在综艺晚会类节目视频剪辑中,主持人串词和两个节目中间的间隙,运用交错剪辑法处理画面、声音,使画面上表现的欢快气氛活跃起来,使观众感觉流畅、明快、不呆板。
影视剪辑不仅是技术工作,也是艺术工作,除了运用先进的剪辑技巧制作影视作品外,还需要从观众的视、听感受出发,注意画面和声音的共同表达。剪辑中将画面和声音两者完美组合,才能展示影视作品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