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20世纪80年代农村电影的伦理冲突与启蒙意识

时间:2014-01-23 15: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周海涛 点击次数:

  [摘要]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影片中的伦理冲突颇具象征性,实质是政治冲突、人性冲突和城乡冲突的外化,而冲突的解决方式和结果不仅展示着这个时期道德伦理的变迁,还体现着启蒙意识逐步确立的过程。"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女性接续她们先辈"五四"时期就已经开始做的工作,用启蒙主义精神反抗现有的"封建"秩序。"回归农村"成为农村题材影片中城乡冲突的基本解决方式,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而期间的伦理冲突,也处于左摇右摆的局面。
  [关键词]农村题材电影;伦理冲突;启蒙意识
  农村题材在20世纪80年代继续占据着电影题材的重要地位,父子、母女、夫妻等家庭成员或爱情中的恋人间的伦理冲突成为影片的主要线索,而冲突的解决方式和结果不仅展示着这个时期道德伦理的变迁,还体现着启蒙意识逐步确立的过程。本文拟在20世纪80年代思想史的视野内,考察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伦理冲突,并分析其中蕴涵着的对启蒙意识的思考和表达。①
  一、政治历史反思
  1980年前后,在整个文艺界展开的声势浩大的对"文革""伤痕"的展示中,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引起了"缺德"与"歌德"的争论,而"揭示阴暗面"最终获得了合法性。农村题材电影在这样的背景下,显现出复杂的局面,即"启蒙"和"娱乐"共存。②《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影片虽然也涉及伦理冲突,但是主要是运用误会手法,将冲突限制在幽默喜剧的框架内,最终都以花好月圆的结果收场,缺乏对现实和历史的反思力度。不同的是,影片《柳暗花明》《笨人王老大》《芙蓉镇》《牧马人》都以"文革"农村为背景,试图通过伦理冲突,表现"文革"中农村的生活场景,达到进行政治历史反思,批判"文革"的目的,而其中的伦理冲突,也蕴涵着不同的意义。
  在指认"文革"是"小人作乱"的思路中,影片中的伦理冲突大多发生在代表着"左倾"思想的农村干部对普通村民的迫害之间,经常带有"血泪史"的意味。《柳暗花明》中的康书记和吴纯正打着消灭"资本主义毒草"的旗号,没收村民的自留地、砍伐果园、杀死家禽,与养蜂能手寡妇田嫂和生产队长耿长贵产生了激烈矛盾,随着"文革"结束,他们也跟着垮台了,成为小丑一样的人物。经济问题引发的冲突被政治化,而最终又在政治化的框架内得到解决,是《柳暗花明》这部影片的特点,但是其中却隐含对发展经济合法化的判断,而这一判断是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思潮对僵化意识形态话语的最初反击。按照当时的观点,"文革"的左倾政策压抑了"人性",虽然这个意思是通过经济(生存问题)提出来的,有些羞羞答答,不过总算迈出了启蒙的第一步,但是还显得暧昧朦胧,不能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只能通过渲染贫穷来暗度陈仓。还有一些直奔农村经济主题的影片,如《布谷催春》《咱们的退伍兵》等,直接触及农村落后贫穷的现实,主人公往往克服困难,带领村民致富,不过,由于作品的逻辑仅建立在农村需要经济翻身问题上,政治意义较强,伦理冲突轻而易举获得解决,深入反思不足。
  发生在《牧马人》中的父与子的伦理冲突非常有趣,许灵均和美国来的父亲在出国的问题上由分歧到一致,不仅说明了意识形态的要求,还露骨地宣扬忘记"文革"带来的灾难,甚至将其美化为砥砺人生的财富。《牧马人》中的伦理冲突延续仍然是"文革"时期的思路,父子间的情分和血脉关系比不上主人公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幸亏许灵均的爱情线索适时填补了这个空白,才使故事在伦理的层面能够自圆其说。伦理冲突实际并不是人物情感的流露,而是被赋予政治象征意义,因而冲突的解决总是意料之内,不脱离当时的政治规范。影片的结尾,父亲乘飞机回美国,而许灵均辗转回到农村,在"这里有我生命的根"的抒情之后,与前来迎接他的妻子和儿子相拥,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缓解了"文革"带来的沉重感,还在这次伦理斗争中表明了政治正确的立场,而启蒙意识却付之阙如。
  二、"女性"的觉醒
  "女性"对自身的权力和尊严的认识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电影中具有突出意义的事件,虽然此前的《蚕花姑娘》《女社长》《李双双》等已经隐约透露出女性意识的崛起,但是政治化的解决方式却让思考大打折扣,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黄土地》《野山》《许茂和她的女儿们》《哑姑》等影片则反映出启蒙意识视野中女性的觉醒。与李双双在家庭中没有地位,最后因为得到政治的支持而获得喜旺的尊敬不同,80年代的影片中的伦理冲突主要体现在爱情婚姻自由方面,并且走得很远,产生了独立的女性意识。
  爱情婚姻自由已经是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是在偏僻的乡村,启蒙之风还未吹来,因为包办婚姻而生活痛苦、保守压抑的女性尚未找到出路。思索现实、追寻个性和性别双重解放的思想强劲地贯穿在80年代农村题材影片中,并且因现实主义的呈现带上了浓厚的悲剧气息,而这是此前作品中很少出现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的伦理冲突发生在母女之间,母亲菱花年轻的时候大胆反抗买卖婚姻,与沈山旺结婚,获得了幸福,但是"文革"期间他们的女儿存妮却因为与同村青年小豹子发生关系而被打成犯罪分子,含恨自杀,当他们的二女儿荒妹也陷入了爱情之中时,菱花坚决反对。正常的爱情被禁锢,人的本性被压抑,虽然这一切被归于"文革",但是女性觉醒意识不可阻挡。荒妹终于走出姐姐带给自己的阴影,反抗母亲对自己婚姻的买卖,勇敢追求爱情,大胆与军人荣树走到了一起。影片打破时空限制,经常穿插回忆对比,更显示出女性在追求自我权力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牺牲。相比而言,《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光明的结尾,而《黄土地》却以悲剧结束,震撼力因此更强。《黄土地》中的翠巧生活在物质和文化都非常贫瘠的陕北农村,很早的时候就由家长订下了娃娃亲,但是到她家采集民歌的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却打开了她的眼界和心扉。翠巧决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想让顾青带她离开,却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最后,在出嫁完婚的当日出走,身影在滚滚黄河中消失。此前研究多注意《黄土地》的"哲学沉思",并未具体谈到其中的女性意识。③翠巧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追求理想生活的决绝,使影片在悲剧中展现出崇高的美学意蕴,而影片对西北农村的自然景观的展示也起到了衬托作用,共同建构了女性追寻自身解放的史诗。
  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题材影片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接续她们先辈"五四"时期就已经开始做的工作,用启蒙主义精神反抗现有的"封建"秩序,因此80年代也被有的学者概括为"文明与愚昧的冲突"④。不过,在80年代的家庭伦理变迁中,还掺杂了社会转型期的特有因素,即经济意识已经开始深入到农村的普通家庭,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动摇和转换,而此时的家庭伦理冲突中女性不仅需要自己的爱情,还需要现代文明带来的新生活。《野山》中的灰灰和桂兰、禾禾和秋绒是两对夫妻,在经济潮流的涌动中,退伍军人禾禾不断折腾闯荡,吸引了对城市现代生活向往的桂兰,而保守的灰灰则与秋绒产生了好感,最终两个家庭"重组"。影片中两对夫妻间的伦理冲突既是个性和经济上的,更是现代社会带来的对未来的憧憬,而其中的桂兰,不满足于现状,追求的是更为现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她的精神气质中已经带有不少现代主义的气息。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