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青春电影的审美流变
时间:2014-01-23 15: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方晞 点击次数:
[摘要]国内青春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随着近年来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和电影人市场意识的加强,青春电影逐渐开始在国内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和以第六代导演个人特色鲜明的青春电影相比,近年来国内出现的青春电影逐渐淡化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开始更加追求受众的群体体验。内容也从揭露残酷青春的无奈,到对青春的怀念和感恩;从感叹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到勇于行动、努力为了梦想而奋斗。
[关键词]电影艺术;青春;成长;审美
在国际范围内,青春电影在电影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一直占据着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但在国内,青春电影一直以来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第六代导演集体追求"残酷、苦涩的青春",把电影放在自己成长的特定的历史年代传达青春的无奈,而忽略了市场的需求。无视欧美、日韩等优质偶像片的不断来袭,使得国内青春电影一度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境地。如贾樟柯的《小武》,张元的《北京杂种》和《东宫西宫》,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娄烨的《苏州河》等,不少佳作至今仍被称为"地下电影"。
近年来,随着华语青春电影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导演的市场意识也不断增强,青春电影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尤其近年来诸如《山楂树之恋》《观音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青春电影口碑和票房的双赢,青春电影逐渐在主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的优秀青春电影为例,主要探讨新时期青春电影艺术特色和创作母题、审美特征等的演变。
一、创作主题的转变
一直以来,文学艺术作品中青春的主题,就是青涩的爱情和友情,是成长和梦想,是迷茫和困惑,是残酷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而对残酷青春的揭露,也曾是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的青春电影的一致主题。以贾樟柯的青春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娄烨的《苏州河》和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为例,这些电影所反映的都是导演们成长记忆中关于成长的焦虑,关于青春的痛苦和无奈。
《小武》的主人公小武是个县城中的惯偷,自称"靠手艺吃饭"的小混混。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重感情、善良的人。电影主要讲述了小武在友情、爱情和亲情中的失落和无奈,一种近乎麻木的无奈。小武曾经的好兄弟--如今已经是当地著名企业家的小勇要结婚了,小武惦记着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要给小勇"六斤重的礼钱"。然而小勇怕别人知道自己曾经是个小偷,结婚并未通知小武。甚至当小武递上礼钱时,小勇犹豫了……失落的小武把感情都寄托在歌厅里的小姐梅梅身上--然而梅梅最终也跟着一个大款跑了。小武把准备送给梅梅的戒指给了自己的母亲,母亲要转赠给未来的二嫂。可是最终,戒指并未出现在未来二嫂的手中。小武在家人的骂声中离开了,继友情的背叛、爱情的抛弃之后,小武终于也被自己的家庭所嫌弃。电影的最后,小武被铐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彻底地失去了做人的自尊……如果说《小武》中的人物生存背景的特殊性导致青春的过于艰难,那么《十七岁的单车》中的校园里的青春故事,在一个更普通的背景中,道尽"残酷青春"这一创作母题。
这是一辆单车联系起来的两个年轻人的世界:小贵是个农民工,他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想要一辆能够使他和同龄孩子平起平坐的山地车也需要多日的辛苦工作去赚取--这些,是小贵的残酷青春。而对于生活在城市底层家庭中的小坚而言,父亲总是违背诺言不给他买心仪已久的山地车,他最后只好偷了准备给妹妹交学费的500块钱去买了一辆--这是小坚对父权,对现实生活的挑战和反抗。单车对于小贵来说,是获得这个城市身份认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对于小坚,这辆单车是梦想,还和他青涩的爱情有关。小贵和小坚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和反抗,然而现实总是如此残酷……
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电影,集体宣泄着对残酷青春的不满和伤感。然而纵观近几年的青春电影,不难看出"残酷青春"这一创作母题的不断淡化,演变成对青春伤痛的宽容审视和对"经历过才能成长"的欣喜以及对青春信仰的坍塌和重建这一过程的肯定。在近期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我们都不难从主角的心路历程中发现这一点。尤其在电影片尾,编剧李樯写了这么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现在我知道,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从这句点睛台词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创作者的对青春态度的转变:从揭露残酷、控诉无情的"青春残酷物语"到感恩成长、感谢经历。
二、符号人物的平民化
第六代导演的青春电影中,主人公几乎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化人物。如《苏州河》中的送货的黑道邮递员,《十七岁的单车》中的农民工,《小武》中的小偷,《北京杂种》中的地下音乐人、怀孕女青年、穷画家……这些符号人物敏锐的反映了边缘群体的思想,希望通过呐喊赢得主流社会的理解和关注。
这些符号人物大多来自不幸福的家庭。《任逍遥》中斌斌的母亲对儿子漠不关心,《十七岁的单车》中的离异家庭,《孔雀》中的盲目偏袒大儿子无视女儿和小儿子的母亲……不幸福的家庭造就了他们的叛逆,反抗的心理,影响了他们以后的成长路线。
而近年来的青春电影中,符号人物的选择更为普通和平民化,也不再突出家庭生活的不幸。青春电影不再只追求艺术化的表达,也在追求得到更多人的共鸣。
电影《转山》中,主角张书豪是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和当下很多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后窝在家里无所事事,没有追求。然而哥哥的意外去世震撼了他,他决定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从丽江骑行出发去拉萨,独闯进2000公里的高原之路。一路上惊心动魄,危险不断,张书豪数次接近放弃的边缘。然而最终,他始终坚持在路上。这段旅程不仅代表了这个年轻人的自我挑战和自我救赎,折射了当下朝着梦想出发的一群年轻人,甚至一代年轻人。几乎所有观看电影的年轻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还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一群主角:敢爱敢恨的郑微,为爱牺牲的阮莞,为了向上爬不惜牺牲爱情的陈孝正,只认钱的黎维娟……他们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都是和观众一起经历着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的芸芸众生。
三、从艺术至上到偶像化路线
我国青春电影一度完全无视市场需求,完全按照导演个人意愿制作带有深刻时代烙印和个人特色的作品。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青春电影的导演们也开始追求票房,由此诞生了一批华丽的偶像片。
青春偶像电影和偶像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偶像能够利用其影响力,扩大电影的受众和影响范围,为电影的成功增加了保证。另一方面,电影也为偶像提供了展示演技,获取更多吸引的平台,成为"造星"又一大通道。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