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时间:2016-07-04 10:3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邓天玲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 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结果 本组患者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以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以精神异常,癫痫,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有脑脊液压力增高,头颅MRI+MRV可以确诊。给予抗凝,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处理后15例治愈,5例好转。结论 对于持续严重头痛,伴有意识障碍,癫痫的患者,应高度怀疑CVST,头颅MRI+MRV是诊断CVST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头颅磁共振;抗凝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组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闭塞,临床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表现,是脑血管病中的少见病例,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 3.5%[1]。本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2]。现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VST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33.25岁,病程15 d~2个月。 

  1.2起病形式及病因 急性起病(1 w内)13例,亚急性起病(1 w~1个月)7例,20例患者中口服避孕药6例,刚结束分娩2例,有感染史5例,病因不明者5例。 

  1.3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头痛,呕吐者12例,伴有意识障碍者2例,癫痫发作,精神异常发作者4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 

  1.4影像学检查 20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3例,病变区静脉窦高密度影12例,2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有脑叶区多发点片状出血。20例患者均行头颅MRI+MRV检查,其中左侧横窦变细,部分呈串珠样改变,单侧枕顶叶短T1,长T2者5例,双侧基底节区或半卵园中心对称性短T1,长T2,下矢状窦,直窦未见显影8例,上矢状窦,横窦显影欠佳2例,双侧顶枕叶长T1T2,上矢状窦未显影4例,直窦未显影1例。其阳性率达到100%。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示静脉期显影明显滞后及延长,部分静脉窦呈充盈缺损或不显影,其中上矢状窦未显影4例,横窦不显影2例,与头颅MRV检查结果相符。 

  1.5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血常规示14例白细胞增高,凝血功能检查检查13例D2聚体增高,12例纤维蛋白原增高.行腰穿脑脊液检查(CSF)的患者,16例患者脑脊液压力>280 mmH2O,4例患者CSF压力200~240 mmH2O。脑脊液蛋白增高者4例,正常者16例。 

  1.6治疗 ①脱水降颅内压:2例伴有意识障碍者予以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脉滴注8 h/次,与甘油果糖250 ml交替应用。②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2次/d,疗程14 d,部分患者口服华法林,根据国际化标准值(INR)维持在2.5~3.5来调整华法林剂量[3]。③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合并感染者联合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抗癫痫及活血化瘀治疗。 

  1.7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复查头颅MRV+头颅MRI显示静脉窦影像基本恢复正常者15例,4例显示部分再通,1例改善不明显。 

  2 讨论 

  2.1颅内静脉窦解剖 颅内静脉窦管道系统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横窦,直窦,乙状窦和海绵窦等,最后穿出颈静脉孔形成颈内静脉。血栓形成与脑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有密切关系:①脑静脉与静脉窦内无瓣膜,静脉血可以发生逆流。②颅内外静脉间有丰富的吻合支,颅外感染可直接通过这些通道引起颅内感染。③静脉窦壁无弹性,管腔不能回缩塌陷,当窦壁发生损坏 容易出现止血困难,有发生空气栓塞的风险。④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回流到静脉窦,如果发生阻塞,可出现脑水肿,甚至颅内高压。 

  2.2病因及机制 CVST是是一组有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血管病,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 类[4]。感染性多由头面部炎症,鼻窦炎,中耳炎等,非感染性常见病因为产褥期,妊娠期,脱水,营养不良,长期口服避孕药或血液病等,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因素明显下降,非感染因素占主导地位。后者又以产褥期妇女的相对高发而屡见报道[5]。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性血栓倾向,高半胱氨酸血症也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6]。本组病例中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分娩者8例,考虑与口服避孕药导致激素水平急剧变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激活功能亢进,粘附和聚集性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尤其是妊高症者及行试管婴儿者更易发生。 

  3例患者与中耳炎有关。 

  2.3临床特点 本病最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发作,如合并深部大脑大静脉血栓,可累及间脑及基底节区,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对于头痛为首发症状者更要警惕及重视,以免漏诊延误治疗。按国际分类降CVST分成4型[7]:①单纯高颅压型:表现为头痛,持续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②局灶缺损或癫痫型。③亚急性脑病型。④海绵窦血栓形成,本组病例头痛12例符合1型,癫痫4例,符合2型。 

  2.4影像学检查 CVST的影像学检查多种多样,CT表现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包括高密度三角征,束带感,Delta征或三角征。但特征性征象出现率低,对CT征象不明显而又怀疑本病者可行头颅MRI+MRV检查。现认为MRI+MRV联合检查是诊断CVST的理想方法。可对所有脑静脉窦血栓做出正确诊断,并可克服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 点[8]。本组所选病例均行头颅MRI+MRV检查,符合其影像学特点。 

  2.5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颅内压,病因治疗,抗凝,溶栓,机械碎栓等对症支持治疗,本组所选病例均行低分子低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法华林口服根据INR值调整用量,使INR控制在2.5~3.5。16例患者联合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静滴,与甘油果糖250 ml静滴2次/d交替,4例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钠片0.2 g/次,3次/d。溶栓及机械碎栓均未在本组患者中使用。但随着神经科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将成为CVST的主要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以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MRI+MRV联合是目前诊断CVST的首要检查方法,抗凝,脱水降颅内压静脉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神经科介入治疗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将成为CVST首选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丁学华,张兴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14(5):308. 

  [2]李冬梅,邱爱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附12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6):335. 

  [3]Mehraeins,schmidtesk,VillringerA,et al.Hepafin treatment in cerebral sinus and venous thrombosis patient at risk of fatal outcomem[J].Cerebrovasc Dis,2003,15(1/2):17-21. 

  [4]DentaliF,CrowtherM,Ageno W.Thrombophilic abnormalities,oralcontraceptives,andrisk of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ameta-analysis[J].Blood,2006,107:2766. 

  [5]金丽华,宋秀芬,孟昭君,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6):542. 

  [6]张庆,杜彦辉,孔繁元,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4):211-212. 

  [7]Bousser MG..Cerebralvenousthrombosi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J Neurol,2000,247(4):252-258. 

  [8]Selim M,Caplan LP,Radiololg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Front Neurol Neumsei,2008,(23):96-11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