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07 15:2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论文部落 点击次数:
2结果106例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电解质、血糖、血压、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未发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两组住院期间心衰恶化率(8.9%vs8.O%)、住院病死率(3.5%VS2%)、住院天数(22.184-5.39)dVS(26.78士6.22)d、出院后1个月再入院率(3.5%vs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观察组比较,BNP监测组入院至开始使用B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时间缩短(5.62±2.38)dvs(8.754-3.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出院时(31.264-5.89)mgVS(22.634-4.36)mg及出院后1个月(34.58±3.71)mgVS(25.67±4.38)mgB受体阻滞剂平均使用剂量均大于临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心衰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延缓心脏疾病的进展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循证医学已经证实B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1999年的欧洲多中心CIBISII研究结果显示B受体阻滞剂使用1年可使轻到中度心衰患者死亡率降低1/3,随后的COPERNICS研究显示对于重度心衰患者$受体阻滞剂使用亦可降低1/5死亡率,但是由于8受体阻滞剂负性肌力作用较强,治疗初期患者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加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而住院心衰患者处于急性心衰加重期,迫使临床医生减量、中断使用或难以决定何时开始使用及增加B受体阻滞剂剂量,蒋涛等人调查绵阳地区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住院心衰患者的资料显示,住院期间使用B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仅占33.21%,未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心功能Ⅳ级,其次为低血压。仅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能否安全使用B受体阻滞剂导致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主观性对治疗方案影响较大,缺乏可靠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规范合理的使用B受体阻滞剂,使慢性心衰患者获益。
BNP是由心室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在心室壁张力增加或容量负荷过重时升高,国内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BNP是心衰的独立预测指标。1991年,Mukoyama等首次报道了心衰患者血浆BNP升高,且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成正相关。Mc.cullough等1212002年报道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BNP>100pg/mL时,诊断心衰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诊断准确性达到83%,比临床医生的判断更加准确。近年来,BNP除了作为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以外,已逐渐开始作为指导心衰治疗的指标,随着PROTECT研究结果的陆续发表,BNP等生物标志物将更多用于心衰病人的临床用药指导”。我国2010年急性心衰诊治指南中提出BNP是心衰治疗、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且应动态监测,治疗后应较基线降低30%。
我们采用监测BNP水平指导住院心衰患者的酒石酸美托洛尔初始启用及逐步增量,研究结果显示对于NYHAIlI~1V级的住院心衰患者,BNP监测组较临床观察组开始启用G受体阻滞剂的时间更早,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随访B受体阻滞剂增量更顺利。临床医生担心的B受体阻滞剂使用并加量后的心衰恶化、住院死亡等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并无差异,证实BNP水平指导心衰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B受体阻滞剂能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本研究提出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指导B受体阻滞剂使用,有利于药物的早期启用和增量使用,使住院心衰患者更能受益,保障了用药的安全性。进一步证实BNP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