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一直尝试着用新颖独到的视角、审美的情感思维来撼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形成他们的语文素质和文学素养。因此,“新与美”这一撼动学生心灵的力量源泉,一直是我二十多年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和执著探索,并成为自己独到的执教艺术。
首先说新。心理学家认为新颖的东西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注意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新的东西又极具张力、内驱力和渗透力。新的春雨一旦润入学生的心田,干裂的土地开始潮湿,板结的田块开始疏松,贫瘠的土壤开始肥腴,“花红一地锦,木秀万户春”,美景的到来也绝不是幻想。语文教学怎样创新呢?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所有的安排都要在“新”上做文章,语言、结构、内容、情境、提问等诸多环节,要新意迭出,不落俗套,就是同一篇课文的不同课时也要节节出新,堂堂有异。
例如,讲授《风景谈》这一课时,在学生总体把握和领略抗战时期六幅风景所蕴涵的时代内容和绝美的意境的同时,还启发他们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来一个“风景新谈”。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茅盾的“风景谈”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杰作,确实给予当时抗战军民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时至今日,我们再读《风景谈》,就不应该穿新鞋走老路,应该广思、深思、再挖主题,读出新意来,悟出新理来。于是我启发学生“沙漠驼铃”,沙漠依旧,驼铃还有,人的身份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观,即探险家、历史考古学者、旅游观光团、开发大西北的志愿者等,新时代的“沙漠驼铃”应该是一幅展示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美好图景;“高原归耕”,在不在“高原”已不重要,应该在“耕”字上做文章,便可以生发出工人在工厂里耕耘,教师在校园里耕耘,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耕耘,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青春,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诗篇;其余四个风景,“延河夕照”的“夕”字可以生发出“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的感慨;“石洞雨景”在于一个“雨”字,可以生发出“踏雨中泥泞之途,走坚定求学之路”的豪情;“桃林小憩”在于一个“憩”字,可以生发出“远离喧闹,消除疲劳,补充精力”的联想;“北国晨号”在于一个“号”字,可以生发出“把压力化为动力,警醒自己,催人上进”的决心。如此的“风景新谈”,让学生开阔了思路,拓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使“风景新谈”与茅盾的“风景谈”有着异曲同工的教学效果。
其次说美。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美的东西往往浓缩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蕴,对可塑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能起到很大的感化和教育作用。要让学生变成审美的主体,教师成为审美的导师,把课堂变成审美的乐园,让学生沐浴在美的春风雨露中。教师写字,规范美观,大方潇洒;教师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教师著文,立意高妙,文采斐然;教师讲解,娓娓道来,哲理思辩。或令人动情,或促人思考,或让人悟理,或催人奋进,美就像一串红亮亮的宝石撒布在学生面前。
如,在朗读《长江三峡》时,字正腔圆,温如春风,烈如骄阳,动似瀑流飞泻,静似闲庭信步。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在读文,而是在带领他们乘坐在“江津号”上从奉节登程,尽享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的无穷乐趣。
诚然,讲授诵读不同的篇目,涉及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风格,美的意蕴各不相同,贯串在文章里的气势,或“文气充沛”,或“豪气干云”,或“气势磅礴”,或“体气轻俊”,或“富有神韵”……读李白的《将进酒》要读出一种回旋激荡的强大气势;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以其博大深沉的感情为基础,通篇一气,流畅跌宕,沉着激壮;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结构整齐,整散结合,语调铿锵,语气流畅,全词汪洋恣肆,一气呵成,那文气之旺盛,山河之壮美,亘古未有;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感到情思曲折委婉,文蕴舒展有致,同样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聆听这样的授课诵读,有谁不会为美的力量撼动得心潮澎湃、豪情万端呢?
新与美永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新的东西往往包含美的成分,美的事物也常常富蕴新的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布新置美,用撼动心灵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积极性,定能让他们在学习语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