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科目也很多,诸如语文、音乐、美术等。下面,我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是如何进行审美教育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美育一般是借助各种艺术或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高中美术欣赏课在对学生进行美育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审美性在美育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对自然、社会、艺术的观察与审美,都离不开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美育的第一步。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的课程,是高中美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它们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些特点。
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来说,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美来感染学生,通过对完美形象的欣赏,通过对画家高超艺术技巧的感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在精神上产生积极的愉悦情感,和画家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在心灵上感染自我,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例如,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时,他用刚健有力的笔,用酣畅淋漓的墨,画出了马的飒爽英姿,透过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看到了民族的方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这画面给予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不断地陶冶、感染、激励着人们。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看到那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粝的碗,难道你还会无动于衷吗,你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悲剧性震撼!父亲,那个生你养你,为你受了一辈子苦与累的人,难道不值得你去爱护与尊敬吗?一幅画作胜过千言万语,在学生的心里播种下的这粒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郁郁葱葱。
如果说美术欣赏课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美,那么美术绘画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来表现美。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的基本语言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美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的临摹,无论是方形的崇高,圆形的和谐,还是滴着露珠的苹果,瓶中的花朵,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都能让学生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对形象的感受,激发想象和思考,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在思想上得到艺术的启迪。
学生不但要擅于发现美、表现美,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意识,工艺美术课就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习色彩、造型等知识,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
除此之外,学校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融汇与促进作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使其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得到协调发展;有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并以此引导学生。
情绪体验与逻辑思维相统一,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审美过程与道德提高相统一,思想分析与艺术鉴赏相统一,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审美活动,明确审美标准,培养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理想逐渐树立,审美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真正成为审美主体,逐渐成为健康的、自觉的、智力发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