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初中语文教学要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合理的教学方式与特点,但也要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重视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好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要注重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语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学的语文学习和初中的语文学习虽然要求不同,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小学的语文学习是学习中学语文的基础。从形式上看,小学语文学习注重字词教学,对文章的理解和文章的意境没有过高的要求。可初中的语文学习注重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法的运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忽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环节,一下子就提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导致学生的严重不适应。有的学生开始不知道中学语文该怎么学习了。字词不重要了,背的也少了,那语文还学习什么呢?有的学生会感到手忙脚乱,对初中的语文学习开始产生恐惧感。
因此,初一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尽快帮助他们调整不安的负面情绪,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降低,甚至轻视语文学习。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维教学法,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灵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争辩等方法积极肯定学生的创新见解,保护他们高昂的热情。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懂得抓准时机,具体指导学习方法,巧妙点拨,引导他们向纵深思考。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抓准时机,具体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解题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大致为没有养成思维习惯、解题过于任务式和粗心马虎等。所以,教师应该着重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判断、理解和概括能力,并逐步向抽象化过渡,鼓励学生突破定向或单向思维的思考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上要与中小学知识衔接,控制学习的负荷,方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小学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引导,由于学生小,认知能力差,在教学中更多依靠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运用得比较少。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提高,学习方式上应该逐步实现向自主学习的转变,教师要启发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分析课文时经常会用美在哪里、好在哪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用鼓励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到了初中后,分析课文时还可以用启发学生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启发的语言不再是简单的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有区别的,但也有联系,许多教学方法还是可以通用的,只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方式要有区别,小学的语文教学多注重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如字词、段落。但初中的语文教学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的意境,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
三、要实现从知识教学向人格培养的转变
小学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是知识性教学。初中的语文教学在注重知识性教学的同时,开始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工具学科,也是很好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语文教学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科目,更多是知识教育、能力培养、道德教育以及情操陶冶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无论是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中学语文教学,甚至大学的语文教学,都要坚持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和教育性。
翻开语文教科书,你会看到一篇篇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剖析着中国先人的文化求知心态及其思维方式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大多是思想纯正积极的优秀作品,表达了我国古人对于真善美和理想的执着和追求。在学习这些优秀的正面的积极的文言文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树立一个人格榜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周边人事物的思想认识,更可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树立他们的爱国之心,从而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及其人格魅力。
总之,过去“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落后,若想要学生主动地、积极地、不断地学习语文,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再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制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育人,为我国现合代化建设培育出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碧波.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J].湖南教育,1998(13).
[2]朱永芳.试谈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3]李煜琛.抓好中小学衔接是初一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龙岩师专学报,199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