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对社会发展的传导牵引作用(2)
时间:2015-05-14 09:4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千柳 点击次数:
二、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是其社会发展的主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作用对象是交通发展传导牵引社会发展的重点突破口,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成为主要抓手。
1.作用于社会管理,传导牵引社会发展不断有序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尤如人的机体,交通则是这个机体中的大动脉和神经网络,随时为机体的每一个外在的或内在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传导作用。改革三十多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发展离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民族社会工作’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必然”,我们在正视差距的同时,更应该明白交通发展作用于社会管理传导牵引社会发展有序的重要性。比如在我们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无序直接导致的就是社会稳定的问题,而“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核心,是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关键,是国家边境安全的重要保障,牵涉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也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因此,我们必须从交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步伐,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社会管理基础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
2.作用于经济建设,传导牵引社会发展不断深化
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如果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不发展,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要使各民族真正平等,就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近年来,虽说民族地区交通加强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基础设施规模偏小,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依然存在交通闭塞死角,一些地段通行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十一五”期间,曾经一度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南国壮乡广西,为激活区位优势,以构建通江达海出边高速交通网络为目标,将交通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到2010年底,广西高速公路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比“十五”末翻一番。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各市、连通周边省和出海、出边、出国的网络化目标。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3.作用于文化发展,传导牵引社会发展不断丰富
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方式的反映,其传播需要大力发展交通,打破传播障碍,从传统走向现实,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建设。以武陵山地区为例:“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是巴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和云贵文化的交汇地,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分水岭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连接中原与西南的重要纽带。”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8%。为了促进地域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05年11月,在湖北召开了以“交通联动”为主题的第二次“武陵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的专题报告;2011年3月所有在湘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尽快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并将湖南省的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石门县纳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范围,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互相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也会通过一定的介质反作用于交通事业的发展,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和群众的认同体现出了社会发展对交通事业发展反作用力。
1.政策倾斜是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立本之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建设水平高,它会对交通事业的发展驱动力就会越强。只有社会不断发展,才会对交通事业发展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对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主导性。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年来交通发展为例:近年来,恩施州有85个交通项目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规划》;17个项目纳入《三峡工程后续发展规划》;15个项目初步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规划》。2009年底通车的沪渝高速公路,2010年12月通车的宜万铁路,在打破恩施州交通瓶颈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通观念。现在恩施州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重点企业的数量在全省都靠前。由此可知,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事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社会发展主导着交通事业的发展。
2.资金投入是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源生之水”
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它一定会注重交通事业的发展,因为它需要不断的交流传播与整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这样它在资金上也对交通事业的发展予以扶持,这就更体现出了社会发展对交通发展的必要驱动。以西藏的交通发展为例: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各族人民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流让路”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从那时起,国家先后投资近百亿元巨额资金,为西藏修建公路。先后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以及区内干线和众多的县乡公路、边防公路。2013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公路交通建设超常规发展的决定》,力争到2020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000亿元。这些有力的投入成为了交通发展好坏的决定性,可见社会发展对交通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3.群众认同是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众塑之果”
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最终的受益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民的愿望是交通事业发展的最有力的呼声,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对交通需求和利用度就越高,目的性越强。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新中国成立前,全州没有一寸公路,仅有的几条驿道,也是“人不能并肩,马不能并行”的羊肠小道。今天,“交通先行”的发展战略已经深入人心,至2002年,全州公路里程已达到6207公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全州重要交通干线遭受毁灭性破坏,全州交通运输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国家、省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力援助下,经过灾后恢复建设,全州交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至2012年底,全州公路总里程12725.36公里。同时,以“成都至九寨沟环线公路”为代表的国道和九寨黄龙机场的通航,已成为通往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风景区便捷而快速的黄金通道,极大地提高了阿坝州在世界的知名度。
总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之所以对其社会发展具有传导牵引作用,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的水平一定上程度制约着社会发展的程度,交通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直接传导牵引着社会发展不断进阶。民族地区交通发展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维护边疆和民族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大动脉”和“先行官”的作用。民族地区的发展要实现后发赶超,交通建设的跨越发展是不可逾越的前提。只有加大力度营造“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空前的发展,进而传导牵引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第327页
[2]刘爱兰.少数民族在古代对外交通中的作用[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4)
[3]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8(4)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