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我国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2)

时间:2013-11-28 10: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明霞 吴田颖 点击次数:


  2.驱动力(需求系统)(1)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多,由最初的大众形式旅游到可替代性旅游,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大众式旅游方式和商业化开发模式的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者更加在乎旅游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深度体验。公益旅游的产生正是对旅游体验的深层次需求的反应。公益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之间的流动过程,也是城市居民寻求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个性化旅游方式,这便为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经济发展推动公益旅游。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具备"有钱有闲"的条件,这使得公益旅游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在我国,国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消费者。这对于推动个性化旅游休闲方式、鼓励国民旅游消费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3)政府推动公益旅游需求的产生。为了提高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公民参与公益旅游活动。20世纪90年代,全国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出现,公益旅游开始分散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之中。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标志着政府已经将志愿服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会赛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
  3.诱导力(中介系统)
  公益旅游发展的诱导力主要指的是各种传媒及其各种宣传品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推动,主要包括各种传媒(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旅行社及其组织工作等。
  (1)媒体参与。我国公益旅游的兴起和流行首先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公益旅游依托网络技术、网络论坛、公益网站等媒介平台进行产品推介、沟通交流和组织服务。目前一些知名度高的网站,如华声论坛、中国公益旅游网等都设有专题的公益旅游项目,可以说互联网是推广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我国的公益旅游处于亟待宣传和进行普及的阶段。公益旅游广告通过借助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公益旅游产品和品牌,从而提高公益旅游的市场形象,获得更多旅游者的关注和认可,最终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
  (2)旅行社参与。除了有关的媒体进行公益旅游的宣传外,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参与到发展公益旅游当中,为有意于既旅游又公益的游客设计公益旅游产品,或者跟已经具有一定品牌的公益旅游组织合作,提供公益旅游线路。例如,2007年12月,上海推出首个公益旅游线路"黄果树瀑布、天龙屯堡、红枫湖双飞5日游",游客在游览景点的同时,有机会去周边的学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等,公益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旅行社凭借着企业本身组织宣传能力强、信息传播广泛、深刻了解旅游者需求、市场意识敏感等优势针对旅游者需求设计公益旅游线路,参与公益旅游的产品推广,从而推动了公益旅游市场和规模的发展。
  (3)非营利组织的宣传推广。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的是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国外绝大多数的公益旅游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NGO),如全球志愿者组织(GlobalVolunteer),地球守望者组织(EarthWatch)等。作为公益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NGO/NPO)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多背一公斤",它是一个开放的、自助式的公益旅游形式,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参加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目前,已有近万人次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实践,间接影响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也已超过了百万。可见,NPO组织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从而也会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4.助推力(支持系统)
  (1)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在我国,公益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一般都是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条件差,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非热点的边缘乡村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目前,在公益旅游线路上建立的负责接待公益旅游者的乡村"益栈"为乡村公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这些乡村"益栈"主要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或是灾后重建地区甄选出的具有自然或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村落,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设计不同公益主题,从而开展不同的公益旅游活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有力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2)企业介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社会公益领域。企业的介入推进了我国公益旅游由自发行为向有组织方向的发展。发展公益旅游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主要意义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旅游企业联合公益机构进行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在规范产品的同时,利用公益机构的信誉组织大型的公益旅游活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公益旅游的知名度,较好地推广公益旅游,开拓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其他外来企业加入公益旅游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公益旅游事业,很大程度上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深化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等为目的而开展的。此举均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旅游的规模发展。
  (3)政府及慈善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公益旅游在我国发展的主体形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支持的扶贫旅游,贫困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规划、开发、宣传、促销发展公益旅游,鼓励旅游者前来旅游。然而,政府又往往对公益旅游的发展政策起着制约的作用。政府对公益旅游活动的支持与认可及对公益旅游市场和组织的合理规范将会积极地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同时,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已日渐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这是公益旅游的催化动力。
  四、小结
  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可知,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原动力、驱动力、助推力、诱导力成为主要驱动因子,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进公益旅游的发展。我国发展公益旅游已成趋势,应适时根据我国国情,深入分析各地发展公益旅游的核心优势,尤其是我国的贫困边远地区,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作用,合力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字描述性阶段,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及定量分析,尤其是对公益旅游发展中各种动力占据的权重及如何判断何种动力是主导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弥补此领域研究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WEARINGS.Volunteertourism:experiencesthatmakeadifference[M].Wallingford:CABIPublishing,2001.
  [2]MarkRogers.VoluntourismisontheRise[J].TravelAgent,2007(17).
  [3]宗圆圆.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
  [4]钟思.公益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武汉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高艳丽,雷春.公益旅游发展的主体动机与制约因素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2,34(01).
  [6]季冬青,傅云新.公益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其关系刍议[J].理论探讨,2012.
  [7]戴玉秀.公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9.
  [8]胡克.我国公益旅游消费行为研究[D].渤海大学,2012.
  [9]吴英鹰.公益旅游市场的特征分析及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5).
  [10]宋聪.中国志愿者旅游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地区为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11]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2010(04).
  [13]赖勤.公益旅游若干问题研究探讨[J].学术论坛,2010(04).
  [14]戴玉秀.公益旅游行为模式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5]马晓煊,张亚维,黄春宇.国内外公益旅游与实践发展综述[J].旅游论坛,2011,3(04).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