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31 13:0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志远 点击次数:
[摘要]通过构建金融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路径能够认识得更加清晰。由于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的确立,银行成为了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确立、商业银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为了金融改革的主要发展脉络。当前,在银行机构职能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利率改革已经成为了决定金融改革继续推行的重要突破口,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利率市场化必然遵循着渐进式的特征。
[关键词]金融改革;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3-0088-05
当前,中国正在启动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商业银行改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由于中国商业银行所处制度环境及其复杂,甚至会受到社会传统、行政机构等因素影响,基于金融政治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非常必要,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理解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银行主导型金融改革
1984年,中国正式确立了二级银行体制,其目的是使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各司其职,适应经济市场化转型。此后,金融市场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1985年中国放开了对金融产品交易的管制,银行间同业拆借、票据贴现、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等金融市场逐步建立,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企业股票也开始以市场化模式进行交易和投资。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建立,标志着金融市场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显然,在金融改革的初期,金融市场建设的步伐很大。与之相比,中国的银行体系改革明显落后。
在中国金融改革的模式中,商品市场化是实现金融市场化的条件,国有企业改革则是商业银行改革的条件。因此,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改革的快与慢,并非仅取决于金融体系本身,而是取决于整体经济改革的进度和模式。如果商品市场化先实现,则金融市场起步就早,而如果企业改革先完成,则商业银行就能较快进行股份制改造。曾经有著名学者这样评价,“作为公认的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价格改革,竟然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把过去认为容易得多的企业改革远远抛在后面,的确出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料”。[1]中国市场化改革方向确立后,仅仅是商品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生产要素市场化仍然显得任重而道远,其中包括土地、资金、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内的诸多市场化运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金融市场建设方案很快就提上了日程,并且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从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看,尽管金融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快于商业银行改革,但并不能由此否认银行在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金融体制面临着发展模式的选择,是选择美国、英国的市场主导型,还是选择德国、日本模式的银行主导型。事实上,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商业银行,都是作为联结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格利和肖在《金融中介和储蓄—投资过程》中,定义了盈余与赤字单位、初级和二级市场、直接和间接融资等一直沿用至今的金融术语,并指出不同的金融中介能够提供不同的资产,而投资者对不同资产的需求就产生了不同的金融中介。[2]随着交易成本和信息经济学在金融理论中的应用,不同金融中介发展模式得到了更为合理的解释。由于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赤字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每一笔贷款业务的签订都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获取贷款者信息、提供专业化合同、维护借贷信用等方面拥有规模经济效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银行作为联结储蓄者和贷款者之间的金融中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无论是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还是银行主导型的日德模式,在早期金融体系中都是由商业银行主导资金流向。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也不断降低,当其在融通资金方面的优势超过商业银行时,金融市场就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市场才在商业银行的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美国经历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繁荣时代,银行将吸收的储蓄投资于金融市场,企业则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在市场上融资。随着资金逐渐从银行体系转向金融市场,金融模式也从银行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日本和德国之所以一直保持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与其实行的主银行制密切相关,由于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票,银企关系非常密切,主银行制显著提高银行在企业融资方面的重要地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模式才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延续。
金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要看是否有利于金融信息的获取,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二是要看经济体制与金融模式之间的是否协调。从全球观点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金融领域的制度安排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关于公司企业的金融数据的各种数码信息越来越容易得到,使得反映在投资银行、基金、市场经济人和证券分析业务中的各种市场导向型的金融技能不断升值;另一方面,同样的因素也使得那些不易数码化的信息的潜在价值上升。[3]显然,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进步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模式沿着这种路径发展,很容易从银行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市场主导型。但这仅仅是金融体制选择的技术性基础,从日德模式和英美模式的金融体制发展历程看,无论是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还是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需要与社会经济体制相匹配,才能使金融中介的资金配置功能发挥好。
中国在金融改革启动后,金融体系中的信息技术比较落后,资金规模显然无法与银行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没有实行主银行制,但商业银行在获取企业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社会资金也呈现出向商业银行汇集的倾向,政府、企业、居民都在银行开设储蓄帐户,金融市场的筹资功能则显得非常薄弱。此外,政府参与商业银行决策的现象一直存在,与金融市场相比,政府通过干预银行业务来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模式更加直接有效,这也是银行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在中国更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因此,商业银行成为了中国金融模式中的核心。
二、商业银行渐进式改革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最初设立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随着金融改革的展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也不再按照原有的归口行业发放贷款,相互之间业务出现了交叉和竞争。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自的主要业务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中,并且各自拥有贷款相对集中的行业,当时的贷款业务仍处于国有银行占据主导的局面,具有一定的垄断特征。随着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立,中国金融机构已经呈现出逐步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此外,中国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涉足国内储蓄贷款业务,但是由于当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吸收了绝大多数的存款,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实力与其竞争。在这种金融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方面缺少竞争压力,也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虽然成为了金融主体,但反而减慢了市场化金融改革的整体步伐。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