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11 15:0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杨娟 点击次数:
电化教学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声、光、电等有机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产生组合效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省时、高效,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明确数学教学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在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电教媒体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优化组合,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时,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电脑屏幕上有一声有日地出现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快感,教学效率提高了。
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组合,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投影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例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①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②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用电脑依次显示:a.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b.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c.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d.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要求学生先说出每次摆成的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说出每个长方体的体积。③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④归纳体积公式。⑤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过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3优化组合,扬长避短
现代媒体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应等功能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如果动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不可能慢慢地演示,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灯片抽拉演示,虽然可以获得“慢镜头”的效果,但由于操作中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很难使学生对“同时出发”、“相遇”等术语获得准确的认识。而在电脑上模拟这一运动过程,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程序,将各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依次准确地显示出来,这种“分镜头”的模拟既能准诵显示相遇问题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但是,如果媒体选用不当,就反映出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学生直接观察的内容,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只用看投影、电视录像来代替,不但可信度不高,而且培养不了学生动手能力,也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高度去认真研究教法,才能处理好教学媒体的恰当选择与使用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