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8 10:0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德育教育在中医药类院开展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分析,提出中医药院校中德育实践的实施措施,探寻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德育教育;思政课;实施措施
德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很多中医药院校中,德育教育开展的跟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途径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所以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实践研究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体现中医药特色精神、物质文明等的总和可以统称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为人类健康事业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需要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中医药类院校的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积极探索中医药类院校思政课改革新途径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目前,传统思政课教材基本全国比较统一,教学内容模式化。所以笔者认为增加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专业特色内容在全国统一的思政课程中,不断对思政课教育的改革,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中医药高校往往承袭一般高校的教学模式,忽视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教育,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强。所以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程设置比例,缩减部分西医课程,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开设中医经典、自然辨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利用好中医药类古典文献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医药文献,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工具和媒介。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中就提出了精诚合一的医德思想,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明朝龚信的《古今医鉴》中说:“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垂万世。”[1]也对一名优秀的医生做出了具体诠释。
三、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校本资源包括校训、院训、校徽、院徽、校歌、校史馆(中医药博物馆)、校园建筑(雕像、石刻等)、校园道路、药用植物园、学校的创始人、优秀教师等,可以通过举办校歌合唱大赛、校史知识竞赛、药用植物园识别中草药植物等活动引导学生爱所学专业、爱学院、爱校、爱中医药文化、爱中国传统文化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和校园文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象生动,知识内容更易让学生接受[2]。
四、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德育功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新媒体的多维性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多种意识形态。建立中医药类院校网络德育服务平台,通过辅导员、思政教师的飞信、QQ、微信、博客、微博等通讯工具,德育教育开展得更加方面快捷,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加深对德育知识的领悟,使得德育教育走下课堂,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力[3]。
五、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要想更好的在中医类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中医药院校要认真做好辅导员、思政教师的选聘工作,在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中要适当增加中医药文化知识培训,同时还要求思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淘汰机制,建立一支专业化德育教育队伍。
六、开展中医药文化课外活动
通过礼仪仪式、名家风范、名师讲坛,既传承亦开创,让学生感受特有中医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的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着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空间重要集中在居住的寝室,利用“寝室文化节”在寝室中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元素渗入到活动内容中,加深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运用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使得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融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相配合的德育教育
建立教育互联、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力量互动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着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人才观、育人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总之,开展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铁成.中医药文化选粹[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
[2]张瑞犁,万宗凤.新时期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思路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2011,9.
[3]田建国.大学德育新视野[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10.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