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4 13:0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蕾 点击次数:
[摘要]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然地与这个世界、这世界上的“他人”建立一种联系,进入职场之后,这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繁复起来。在此其中,作为职场中的女性,更是有可能遭遇比男性更为复杂的关系和矛盾。了解并正视女性个体在职场中的现实生存状态,于平凡中担起责任夯实基础、于困苦时正视压力调整心态、于光鲜处保持清醒奋发不辍,必将能帮助我们更为踏实地活在当下,憧憬未来。
[关键词]现实职场;女性形象;遮蔽消弭;凸显夸大;羡慕尊崇
提及职场女性,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群衣着光鲜、气质出群、能力出众、收入颇丰的白领女性形象。这显然是多年以来媒介引导并塑造的结果。现实中,职场女性有的不仅仅是风光的表面,还有许多难以言说的苦楚,这一群体的构成情况和生存状态,远比这复杂和沉重得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步入社会转型期,在商业化的大肆推助之下,中国遭遇了消费主义观念的侵袭,职场女性的生存现实也在此大背景下经历着或快或慢的恶化过程。
现实中的职场女性群体呈现出金字塔形的构成模式。处于塔形底部的,数量最为庞大的是“被遮蔽和消弭”的底层职场女性;位于塔形中部的便是最为大家熟知的城市白领女性这一“被凸显和夸大”的群体;而精英知识女性因其站在知识巨人之肩、手握高端科技之权杖、开创本职领域的新气象新局面,成为了“被羡慕和尊崇”的群体,矗立在高高的塔尖。
一、底层职场女性——“被遮蔽和消弭”的群体
这原本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群,我们总能在周围不经意地发现这样的身影。她或许是我们许多人家中那个“书念得不多,工作不够体面,但却为家务与工作的协调筋疲力尽,永远忙忙碌碌却始终任劳任怨”的母亲;她也可能是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无数条流水线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事着简单重复工作的操作女工……她们无处不在,但却似乎集体“失语”,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她们逐渐边缘化,成为了“被遮蔽和消弭”的群体。
2007年,全国妇联宣传部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中国职场女性榜样评选活动”,评选年度职场女性中的典范和榜样。活动连续举办了三年,在三年的共计30位获奖者名单中,只有两位获奖者是从接近金字塔底部的底层职场女性中脱颖而出的,她们分别是乡村女教师胡安梅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住院部护士长潘美儿。其余28位职场女性榜样,皆出自金字塔中上阶层,其中有我们熟知的媒体女性李瑞英,著名导演王潮歌,还有部分教授、大使和商界领袖。此项评选,并未设置极高的门槛,只要“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在所从事的职业上有较高的成就并具开创性;具有责任感和爱心,崇尚真善美;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就能参选。但评选结果显然再次倾向于白领、精英阶层的职场女性,活动成为她们又一次狂欢的盛典;而规模最为庞大的底层职场女性,在公众视线中再次被遮蔽和消弭。
社会总是在为我们树立高端“偶像”,普罗大众也更愿意与成功者站在同一阵线,因为这可以激起无数人励志的梦想与精神。从孩提时代开始,家长也罢、老师也罢,总是期许我们努力学习,力争成为社会精英。偶像与精英之所以令人艳羡,正是因为她们是矗立在大众之上凤毛麟角的那几个。我们中的大多数,很可能最后只是底层职场女性中的一员,平凡至极,且在现实中总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因为社会地位不高而总被人忽视,一方面因为工作的“不可或缺”而被“依赖”与“倚重”。遭遇挫折、承受压力,是生活的常态;优渥随心、闲适自在是追逐的梦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群的生活就将被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大众视线对底层职场女性的回避,恰恰说明了这个庞大的群体较之白领女性和精英知识女性,生存状态更为丰富。她们对经济转型、价值观念失序及资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在家庭生活、就业环境及社会参与各方面的转变,感受最为直接,反应最为复杂。一个庞大群体的复杂反应,往往会成为社会无法一时消化和解决的问题。于是,选择视线回避,或者模糊聚焦对象,便成了一时的“应对良策”。
二、城市白领女性——“被凸显和夸大”的群体
人们喜欢将职场女性形象简单地与白领女性形象挂钩或等同,这或许是由于白领女性本身表现出的某些优越性,诸如形象佳、学历高、收入丰、福利全等,成为了许多即将踏入或已经踏入职场的女性的追求目标。在大多数女性从业者眼里,“白领丽人”是一种职业理想,它能点燃许多女性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因而这个群体便成为了“被凸显和夸大”的一群。
以2012年《中国妇女报》开展的《2011职场女性工作生活状态调查》⑴为例:调查报告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主要CBD商圈写字楼内工作的职场女性进行访谈调研,分析并总结了白领女性目前工作与生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很显然,此次调查,主流媒体将白领女性的职场生活状态覆盖了所有职业女性的生活状态。这种过分的凸显与夸大,其直接结果是造成社会无视“职业女性”这一群体内部构成的多层次分野,有可能将白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遭遇的特殊问题作普遍化理解。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