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论中国古代婚姻中“门当户对”的社会学意义(2)

时间:2014-10-15 09:2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马柯楠 点击次数:

  四、中国古代婚姻中“门当户对”的社会学意义探究

  第一,社会交换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交换理论的创立者霍曼斯在《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1958年)一书中指出:“社会行为也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这不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而且是诸如赞许或者声望符号之类的非物质商品的交换。”美国学者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和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交换。”③因而从社会交换角度来看:“某种类型的交换观念是婚姻的基础。择偶过程本来就是一种交易,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行为主体倾向于互惠交换,公平交易。”④同一阶层内择偶所选择的“门当户对”所进行的就是一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价值理念的交换,即社会学意义上所说的同质性交换。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存在,封建地主权贵阶层,占据着整个社会的优质资源,他们的子女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背景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强烈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二者的结合有助于维护婚姻的美满和家庭的和谐稳定。相反,处于不同阶层上的择偶男女,既使结了婚,由于社会地位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容易在婚姻失去恋爱的激情归于柴米油盐的平常生活后,各种摩擦、矛盾接踵而至,甚至走向婚姻的悲剧。美国社会学家古德也曾说:“人们确实可以相信两个家庭所接受联姻的条件往往是双方在经济上或社会上的门当户对;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婚姻,即阶级地位大致相当的人才可结婚,这是讨价还价的产物。”⑤

  第二,角色期待理论。在这个理论中,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因为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大概念的“社会”中,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动物,就必然会受到社会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由于所接受的价值理念、文化背景的差异,就会趋向于使用本阶层的某些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来对角色提出期望。例如在婚姻家庭中,对丈夫、妻子、儿媳、女婿、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等角色的社会行为的期待,这种角色的期待往往都是相互的。如果角色期待与现实的实践具有一致或相近性。就可以基本确定处于婚姻关系中的男女在价值理念、文化涵养、经济地位等方面达到了婚姻的所要求的“门当户对”,也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保持长久的稳固和谐。

  第三,婚姻协调理论。所谓婚姻协调理论,就是指“夫妻在婚后共同生活可获得的进一步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定的夫妻相处的原则,双方在各方面加以协调,以求互相适应和习惯的过程。”⑥在中国古代社会,常说的“父母包办、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就是许多封建大家长看子女择偶是否“门当户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具有丰富社会阅历的父母更清楚的知道在婚姻中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是维护家庭稳定的现实条件。如果准备结婚的男女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价值理念、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小的差异就会大大的降低婚后协调、适应及整合的难度,从而使得双方在婚后不会因为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产生不适感。相反,如果差距巨大就会在婚后产生出许多的矛盾和摩擦,从而导致夫妻感情容易出现波动,最终影响婚姻的质量。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门当户对”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婚姻存在状态的经验总结。

  第四,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是指作为个体的单个人容易受到外界大众行为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在价值判断上表现出趋向于大众舆论或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模式。择偶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无一例外的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人们都有着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对于处于择偶中的男女来说会更加看重自己周围人对另一方异性本人出身及其家庭背景的看法,如果周围人对其本人或家庭状况评价很低,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在这种从众心理影响下,就会使得人们产生不合适或不般配的心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于自己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文化底蕴等因素有着基本的了解,会从这些客观的条件出发得出相应的评价。

  五、“门当户对”的社会学意义对当下择偶观的启示

  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意义,已不再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所讲的家庭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近或相当,而更多地是“家庭文化”的相近。所谓的“家庭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家庭,在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成员的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带有极强个人色彩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道德标准。对于成年的家庭子女来说,家庭文化的“门当户对”,才会有共同生活相近的生活习惯、对同一事物相近的观点,才会有共同的语言、相近的价值观念,只有如此才能让婚姻保持长久的稳定性。

  热恋中的男女,总认为爱情是纯洁神圣的,可以超越一切,但热恋中若要婚姻为目的,就不仅仅要求他们在选择人生伴侣时要考虑爱情的因素,更要注重家庭文化的“门当户对”。由爱情而产生的容忍和耐性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相近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因素,才是支持双方婚姻美满和家庭长期稳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就启示人们在寻找人生伴侣的时候,除了爱情之外也要考虑一些社会学意义上的非爱情因子,如“门当户对”。

  注释:

  ①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③[美]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④郑必俊.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⑤[美]W·古德.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⑥杨善华.家庭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唐律疏议·户婚率(卷14).

  [2][美]戴维·波普若.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宏.从社会学视角看择偶中的“门当户对”.西安:西安社会科学.2010.

  [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5]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