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2)
时间:2015-05-13 09: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常怡鹏 点击次数:
三、《逍遥游》中丰富的情感表达
大量寓言的使用是《庄子》一书的显著特点,随手一翻都能够发现很多。如用鲲鹏与蜩学鸠的故事、朝菌蟪蛄与灵龟大椿树彭祖的故事。通过寓言中形象的对比描述,使小与大的差别不言而喻了。庄子在禅明“圣人无名”的深刻道理时讲诉了尧让天下给许由的故事,让人深有体会。天下对于很多人来实现在有无限的诱惑。如汉代有“楚汉之争”、晋代有“八王之乱”、唐朝有“武后称帝”、明朝有“靖难之役”等等。天下对每一个世人都有无法抵御的诱惑,而导致世人之间权力之争,土地之争,乃至天下大乱。而许由面对尧以天下想让,不慕名利的他非常不愿意接受,甚至还认为是对其的人生追求的侮辱而跑到颖水之边去洗耳朵。这个故事体现出庄子甘心清贫不想被名利束缚,追求人生精神的自由的思想。
在“不龟裂之药“故事中,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物的不同用法,最后结果却是大相径庭。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某种东西,在一般条件下看来,它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放到一定的环境当中,它潜在的价值就会非常的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看上去漫不经心无所用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用心才能发掘它巨大的作用。
这几则寓言不仅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而且生动形象地说明深刻的道理,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的观念潜移默化中向着作者的期望而有所倾斜和改变。庄子又是一位语言大师,简简单单的文字经过他的排列组合,组成了一幅形象鲜明,用意深远的美妙之文,而《逍遥游》更是如此。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谐之言曰:“鹏志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寥寥数笔,使鲲鹏巨大无比的身躯与气势,扇动翅膀蓄势待飞的样子,以及勇于追求目的的精神跃然纸上。而对于蜩与学鸠的描写鸠用了“决”“抢”“控”三个动词,以及结尾的“奚以九万里而南为”一句疑问,既非常巧妙地写出了蜩与学鸠飞行的神态,距离,动作凸显出它们本身能力不足,而却依然目光短浅,越是对大鹏的无情嘲笑就是越加为我们呈现出蜩与学鸠的渺小以及大小之辩的毋容置疑。
清代方东树说:“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而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指出庄子散文的语言韵味美妙、奇特富有诗歌性。对神人形象的描写,也是几笔简单的文字,我们看到一个样貌非凡,不食人间烟火而又能力无边的世外神人,语言优美,节奏和谐具有诗歌般的特点。
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是庄子展现其文学才能和思想光芒的重要方式之一。《逍遥游》想象丰富,大胆的夸张和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思奇特。高似孙评论《庄子》夸“极天之荒,穷人之伪,放肆迤演,如长江大河,滚滚灌注,泛滥乎天下,又如万籁怒号,澎湃汹涌,声沉影灭,不可控制。”描写鲲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描写神人“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正是《逍遥游》中大量夸张手法的运用,更好地给读者展现出事物深刻的本质,从而带动他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想象,进而表现出庄子在文章中寄托的人生追求。
在《庄子》一书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满篇皆是。如“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等。“比喻手法的运用,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灵活多样、丰富奇特的画卷,让我们在自然贴切的形象中感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庄子的文章由于其独特的比喻方式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对比手法在《逍遥游》里也能很随意的被发现。如鲲鹏学鸠在体型,活动空间及志向上的对比,朝菌蟪蛄与灵龟大椿树彭祖在寿命的对比,惠子与庄子对待大葫芦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而且展现作者对人与物的喜恶和悲悯,传递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当然《逍遥游》中还有引用,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多种多样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地表现文章中的形象,使文章的哲理思想变得易于理解接受,而且让人深深地感觉到文章本身所蕴含的一种灵活、生动,极富浪漫性、艺术性。
四、结语
纵观《逍遥游》庄子通过瑰丽的想象,热情奔放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等表现自己追求超越现实,渴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理想。“庄子追求的思想是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这种“逍遥”的人生观是种超然的精神状态,不为物累,无所牵挂的自由内心世界,影响了一批文人志士,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陆游、蒲松龄等。无论是游山玩水、拜官封爵等的得意之时,还是罢黜外贬、痛苦离别的失意之时,庄子的“逍遥游”思想都会为他们提供一种寄托和栖息的港湾。
“逍遥游”思想为中国文人的思想以及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生活在当代这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精神迷失的现实社会的人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闻一多.古典新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罗思美.刘勰、庄子自然观之比较·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胡文英.庄子独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方东树(清).昭昧詹言(卷十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陆钦.庄子通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6]于新鑫.浅析庄子《逍遥游》的修辞艺术[J].魅力中国,2010(13).
[7]钱立静.大美归于绚烂:《逍遥游》的美学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