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0 13:5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阿来 点击次数:
紫荆是很早就开在身旁的。十年前住另一个小区,围墙边就有几株。春天,暖阳让人慵倦的日子,就见未著一叶的长枝上缀满了一种细密的红花。
曾询问过这花的名字,但问得并不认真,答的人也多半心不在焉,不记得是不是有人告诉过正确的名字了。就这样,这花年年在院子里兀自开放。
后来,工作过的杂志挣了些钱,在郊区弄了一个园子。这时,识得这种植物叫紫荆。当时所请的花工,叫的是这花的俗名“满条红”,虽然土俗,却也贴切。
真正近距离观赏,还是这两三年。不只看见漂亮的花色,看见满枝密聚的小花,更看清楚了朵朵小花也有精妙的结构。五片花瓣分成两个部分,三片花瓣在上部张开,两片在下面,合成袋形,前突出来,像某些食草动物前伸的下颚,雄蕊与子房就包裹在这闭合的两枚花瓣中间。书上说,紫荆是乔木,但在我们四周,作为一种景观植物,它却以灌木的姿态出现。因为紫荆强健、易修剪,因而不断被塑形,长成栽培它的人所希望的样子。
紫荆花期真长,三月中就尽数盛开了。所有枝梢上心形的绿叶都尽情张开,快形成绿色树冠了,但那些红花还热闹,至少能在枝上驻留一周时间。
紫荆是中国的原生种。古人有很多诗文写过紫荆,但在那些文字中,花本身的形象并不鲜明,依然是睹物寄情的路数,那花树不过是一种兴发的媒介罢了。安史之乱时,流离中的杜甫与家人分在“两都”(长安与洛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某天写了一组《得舍弟消息》四首,有“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句。紫荆是何模样与情态我们并不知道,所能感受的是诗人对不能返回故园与亲人团聚之悲苦的深长咏叹。
中国的古典以物起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来一路写下来,大多是柳色伤别。而紫荆兴发的情绪,也有一定指向,就是离人思念故园。
而我看见花树,就看见了树与花,只是想赞叹造物的神奇与这花具象的美,并没有唤起与古诗言及的类似的情感,这便是文化的变迁。文化的变迁重要的是人思维方式与感受事物的路径的改变,是情感产生与表达方式的改变。为什么今人写五言七言我们不爱看,端的不在于形式,而是其中一脉相承的抒情表意方式,与我们今天的心境,已有千里万里之远。
名家佳作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作品导读
一个城市是有记忆的。凡记忆必有载体做依凭。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建筑不可能再来负载这个城市的记忆时,那么,还有什么始终与一代代人相伴,却又比人的生存更为长久?那就是植物,是树。
阿来说过,我不能忍受自己对置身的环境一无所知。有人认为这是狂妄的话,他却认为这是谦逊的话。既然我们身处如此开阔敞亮的自然界,为什么不试图以谦逊的姿态进入它、学习它呢?阿来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于是,便有了这本与众不同的小书。
帕慕克说过:我们一生当中至少要有一次反思,引领我们检视自己置身其中的环境。阿来写就的这组关于成都的花木记,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