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1 13:3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丁忠荣 点击次数:
史学家司马光用“苟有可取,随手记录”的方法,写下了巨著《资治通鉴》,三十余年,坚持不懈写读书笔记。列宁读书,字里行间,都看到他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书页的空白处,经常看到他写的评语。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怎样做好这个吸收工作,为写作打基础,阅读是重要的一环,而动笔墨式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这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边看文章,边联系自身的实际,运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储备,与文本直接深入地对话,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圈点勾画,让自己的思维留下轨迹,打上烙印,让自己的情感得以表达,从而获得自我发展。这是一种主动阅读、思考阅读、深度阅读、个性阅读,更是一种写作,甚至是创作。日积月累,长此以往,一定获益良多。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养成写读后感、写批注的习惯,让思维活跃,让心灵放飞,那么写起作文就得心应手了。
三、聚沙成塔,坚持练笔——“积跬步以至千里”
著名作家高玉宝没上过一天的学,却特别爱好文学创作,一个没有上过学的人怎么写作?他在战争之余,将那些有用的资料,用瓦片、废纸等随时记下来,自己一生的曲折故事就这样日积月累地记在上面。开始每写一句话,十有九个字不会写,都要请教同志们,好几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经常因不会写的字而停笔,或用画图来代替。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凭借着他的勤奋和执着,长期积累素材,他仅用1年零5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高玉宝》这篇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草稿。托尔斯泰有个随身笔记本,这个“百宝囊”随着他走遍了全莫斯科的图书馆,访遍了所有对他写作有帮助的人,记了一本又一本笔记,形成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终于写成了《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的著作。
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坚持每天观察、思考、写作,哪怕是一行两行的日记,一定会时常与灵感邂逅。是的,每天有点牵挂,每天写些东西,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始终保持寻觅、搜索、思考的状态,记录原生态,拍摄真生活,抒发灵性,表达情感,不讲究选材,不追求立意,不刻意布局。坚持、坚持、再坚持,长此以往,这些“第一手资料库”中,一定会有你突然而至的灵感,这就是大作的萌芽,成功的起点!
万丈高楼平地起,从这些名家积累写作素材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阅读思考、坚持练笔,给文章接上源头活水,这样一来写作将不再是困难的事,而是一种生命的内在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隆政初级中学】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