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3 13:4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邹景林 点击次数:
在反批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质疑,学会互助讨论,他们敢于质疑,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当这种论点获得同伴及老师的肯定后,无形之中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不再迷信教师和课本,培养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新的想法是老要素的新组合”,因此,教师要在反批课上鼓励学生摒弃固定思维,在旧知识基础上,产生新的念头,激发新思想的诞生。在一次次作文的“反批”过程中,质疑、论证、反驳、认同,再质疑、再论证、再反驳、再认可,学生的质疑意识和信心被培养起来了。这样以后,不仅仅作文一项,这种质疑精神的形成所引发的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能对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乃至所有学科的学习有所迁徒和促进。
我们是山区县,我们所面对的很多学生来自农村,语文功底差,有些学生写作中常常表现为自信不足,不爱写,不想写,破罐子破摔,渐渐放弃写作,放弃学习。反批作文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让大家都可以有所质疑,有所表达,有所表现。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思想修养高低不一,互批时也经常带着与批改者本身同样的特点。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批,让异质群体进行讨论,语文基本功弱的学生,想法常常比较容易出奇,不按所谓固定套路来;基本功较强的学生反批作文时,能说会到,擅长引经据典,由此,反批作文使学生的这些不足形成了互补。
再次,反批作文培养学生创造的综合能力
反批作文,不能随便乱批。不是让学生对每一句话都提出疑问,全盘质疑;也不是让学生胡乱找个理由,张口乱说,提笔乱写;而是要让他们反批有法,求异有门。“反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们学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思考每一处改笔,每一条批语:培养学生学会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收集的材料直接证明自己观念的准确性;培养学生学会从已给材料中逻辑地推出自己观点的正确。在反批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应用类比挖掘出不合理因素,在批改人认为错的地方,寻找出合理的成分。学生也可另辟蹊径,在人们都不在意之外开辟新思路。
甲学生在《汗水与成功》一文的结尾写:“只汗水才能浇灌灵感之花,使其常开不败。”乙同学在批改时,对此产生了疑问:既然是写花,花儿就应该用凋谢,怎么能用“败”呢?甲同学在反批时,据理力争:“败”在词典中解释为破旧,褴褛,凋谢等意。所以,此处“败”即为“凋谢”之意,无需修改。
课堂中的反批,调动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积淀,这对学生学习议论文乃至议论文写作,提供了直接的帮助,活跃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每当他们的观点被论证,被认可,他们的自信心就又一次地增强。经过反批的大量讨论,对于一个固有的观点,学生常常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确立自己的命题。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在反批课上,我还鼓励学生们大胆联想,想象,激励他们在原有批发过的作文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指导内容,小组合作进行再创作,从而增强了学生敢于创造的自信心,增进他们的创新技能。教师组织全班的典型文章来反批,定期进行求异辩论,这种长时的连续性的反批锻炼,既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又让他们的观点接受大家的评判,更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善于创造的求异习惯。美国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也说过:“一种新见解吗,必须经受一通尖锐的批评攻击,……这对于半通不通的思想,真是一剂泻药”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求异能力的培养,反而会使得学生的求异能力得以提升,会使他们的求异品质更健全、更完善。
组织学生互批反批作文,不单单解放了语文教师,更主要是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敢于创造,善于创造,让他们真正打破了“等老师改作文”的被动局面。也能学生们真正领悟到反批作文的乐趣,使教师或学生改作文的“劳动成果”得到重视,让他们真正明白“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