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4 13:1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方明坚 点击次数:
文言文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它以言简意赅、言辞优美、思想深邃影响了千万中华儿女,给我们留下了诸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壮美绚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豪情;“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世名言┉…因而,如何把握文本秘妙,把一堂鲜活的文言文课堂呈现给学生,古为今用,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古为今用
大凡好的文字篇章,无一不把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或通情,或晓理,或警示。文言文是古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作的一种文体,当然也不乏糟粕。比如:“万般阶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清高自傲,还有“忠则尽命”的愚忠谬论,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就要求教师要品读文本,挖掘文字的思想内涵,启发学生,通文晓理,古为今用。这也就是古人提倡的“善施教化”。我在执教《杨氏之子》时,“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试图考考杨氏子,却被杨氏子的巧妙应答说得心服口服。文本的思想内涵试图通过杨氏子的巧答凸显出小孩子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我特意从《世说新语》中选取一个片段作为比较。
片段: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焉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片段中客人的粗鄙、戏谑,小元方的以牙还牙,有失礼仪都应该看成是文本中的糟粕。老师应抓住文本的思想内涵,积极引导孩子。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这样问:
师:你们更喜欢哪个片段中的人物?
生:《杨氏之子》中的孔君平和杨氏子。因为他们一问一答幽默风趣。杨氏子显得机智聪明。我特别喜欢他。
师:片段中的客人与小元方,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呢?
生:因为客人无礼在先,取笑小元方,而小元方以牙还牙,失了礼仪。师:是啊,我们对待客人,千万不能像小元方那样。
二、涵泳文本的语言特色,古为今用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把“涵泳”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很重要方法提出,沉浸在微妙、雅致的古文文字中,有如春雨润花清渠溉稻,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怡然自得。
文言文中不乏有些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句子,最早的四言诗《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中,“今”与“昔”对比,“依依”与“霏霏”对比,不但写出了战士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征战归来时满怀哀怨的悲愤心情,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这便是语言上采用了重叠与比兴的特色。再如,《伯牙绝弦》当中,写道伯牙与子期,一个善弹,一个善听,互为知音时,语言上形象感强,富有乐感和节奏感。教学时,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语言的优美,接受语言的熏陶,进而活学活用。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在课堂上是这样引导学生涵泳文言文语言之美。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