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5 11:5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蒋敏 点击次数:
教学《巍巍中山陵》,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中景物描写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本文行文生动,除了作者准确说明外,还穿插了较多的景物描写,请在文中画出。
(生轻声朗读文中的景物描写)
师:读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生读)
生1:雄伟高大。生2:鲜丽和谐。
师:读第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看看其目的是什么。(生读)
生3:用景物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师:读第八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看看景物描写的作用。(生读)
生4:表现中山陵变化无穷的奇妙美景。
师:现在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要读出感情。
(生有感情地读,不同自然段的感情略有不同)
师:读这三段,应该带有何种感情?为什么?
生4:读第一段,要庄严。(范读)因为,这种语气能够表现中山陵的气势。
生5:读第四段,要肃穆。(范读)因为这样能表现环境的特点。
生6:读第八段,要明快。(范读)这样可以表现中山陵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
师:细细品读,我们不难看出,是什么在左右我们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感情?
生(齐):孙中山先生。
师(笑,学生也笑):“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过来也就是说,这些景物描写体现的是中山陵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说明文中的描写,不仅仅让行文更生动,更为表现主题思想平添了一“笔”之力。
学生的慧心在反复深入的品读中不断跳动,智慧教学跃然纸上。
三、想象,让学生慧根萌发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文本语言的物质性决定了形成文本的有限性,尽管如此,却也造成了文本意境的可遐想性和精神内涵的无限性。这也就使得文本会产生诸多的文本空白。基于此,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让丰富的想象活动一直伴随文本意化的整个过程。“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可以说,想象是语文学习的慧根。
如教学杜牧的《泊秦淮》,引导学生想象“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的画面,体味“笼”字表现的意境;思考“夜泊秦淮近酒家”与“烟笼寒水月笼沙”语序关系,想象作者其时的心境;通过分别对比重读“商女”与“隔江”、“不知”与“犹唱”、“亡国恨”与“后庭花”想象王公大臣醉生梦死的生活。文本的魅力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引导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重塑人物形象,继而将加工后的形象再在眼前展现,加深理解和感悟文本蕴含的情感和智慧。
想象,能够让学生一颗灵动的心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升腾起情感的火焰,激越起思想的火球,燃烧文本价值。
擦亮慧眼,驿动慧心,润泽慧根,语文教学定会走上智慧之路。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级中学)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