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以“性即理”解释《孟子》的思想体现(3)
时间:2014-03-20 13:2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治伟 点击次数:
在《孟子》中,与“知言”一起说的还有“养气”的概念。孟子在回答“何谓浩然之气”的时候,说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5]75朱子却解释道:“配者,合而有助之意。”[1]231朱熹把这个“配”字解为合而有助之意,其实就试图把气放在从属的地位,而把义与道作为主体。他进一步强调:“道义在人。须是将浩然之气衬贴起,则道义自然主张,所谓‘配合而助之’者,乃是贴起来也。”[2]1250道义显然是处于主体地位,浩然之气把人的道义衬贴起来了。朱熹解释说:“义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1]231他把“道”与理等同起来。
对于“无是,馁也”一语中的“是”的解释,《朱子语类》记载:
李问:“‘无是,馁也’,是指义是指气?”曰:“这是说气。”曰:“下面如何便说‘集义所生’?”曰:“上截说须养这气,下再起说所以生此气。每一件事做得合义,便会生这气;生得这气,便自会行这义。伊川云:‘既生得此气,语其体,则与道合;语其用,则莫不是义。譬之以金为器,及其器成,方命得此是金器。’‘生’字与‘取’字相对说,生是自里面生出,取是自外面取来。”[2]1258
从语义上来说,“无是”中的“是”和前面连接,当指“义与道”。“气”需要“义与道”的配合才能变得至大至刚,养气也有增加道德内涵的意思,在朱熹的解释中,气处于从属地位,那么这个“是”也就只能被解为“气”了。而朱熹把道看作理之总名,“配义与道”只能是“合而助之”之意了。
因而,朱熹对知言和养气的阐发,把知言解为知理,把“配义与道”释为“合而助之”,在语脉上贯通了理在气先,由理至气的逻辑关系。
总之,虽然朱熹和孟子的思想差异显而易见,可是这也正是朱熹思想的特色之处。朱熹能够把“性即理”作为一个一以贯之的线索,在具体的解释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孟子》文本的意义,也逐渐丰富了“性即理”的思想内涵。
注释:
①朱子的体用思想大概源于程子。程颐在《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朱熹解释说:“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源也;自象而言,则即显而微不能外,所谓无间也。其文理密察,有条不紊乃如此。”这里的理与象就是体用关系,也就是根本的理和外在的表象之间的关系。朱熹的体用概念使用在理和象、性和情、善恶、阴阳等很多关系中,体是根本性的概念,用是显在的、表面的概念。
参考文献:
[1]朱熹.孟子集注[M].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赵岐注,孙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7]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2.
[9]杨儒宾.朱子的格物补传所衍生的问题[J].史学评论.1983.
[1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