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26 13:1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苏轼冰 点击次数: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明万历五年(1577年)也以南京刑部员外郎之职衔被擢升为四品知府,入滇出任姚安军民府。他为官清正,一世清贫。在姚期间,“务以德化民,不贾世俗能声”;重视文化教育,“凡有一能,即为贤者”;对少数民族实行宽松政策,不用汉人的尺度苛求,对民族上层人士以礼相待,竭以至诚。所以,李贽在姚三年政绩不凡,被称为“千古特立人物”,对姚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秦时明月汉时关,历史总是绕不开姚安。且不说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兵分三路入永仁、大姚时是否到过姚安,司马相如之后,因姚安不可多得的商旅地位和战略地位,又从来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播,唐代的李善、骆宾王,明代的李贽、徐霞客、杨慎、钱谦益、李元阳、归大道、顾汝学、彭谨,清代的纪晓岚父子等文人都先后到过姚安和在姚安任职。
诗人杨慎,是贬到云南的第一个状元郎,姚安是他驻足最多的地方,写过《垂柳篇》、《蜻蛉行寄内》等著名诗篇。
徐霞客数次历游姚州,对姚安的山形地貌和民风民俗有过详细的描写。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曾在户部和刑部任职,后任姚安府知府,人称他“姚安公”,也是一位文人。后来成为大才子的纪晓岚天真烂漫的童年就是在姚安度过的。
逝者如斯,历史总是向前。大山里的文脉源源不断,必然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高奣映,字雪君,生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这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姚安府世袭土官,清初五大儒之一的一代宗师,集儒释道为一身,一生兴教育,重文化,著述81种,影响至今不衰。
博学多才的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高奣映之后,曾任翰林院编修的刘荣黼,甘雨、甘孟贤、甘仲贤、甘叔贤、甘季贤父子,一生著述颇丰的大学者、教育家由云龙,以及民国以来的文学艺术教育家、大画家赵鹤清等人承前启后,使姚安文脉一脉相承,大放异彩。
上世纪50年代末,大诗人郭沫若一路追寻来到“文献名邦”的姚安大地,感动至极,挥毫写下了“百花齐放在边疆,十二兄弟聚一堂;造天造地齐努力,歌舞梅葛溢芬芳”的著名诗句。
除了在姚安任职和没有到过姚安的之外,很多文人也曾写过姚安,留下来不少重要文献。
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武则天晚年,曾率500多羽林兵直入玄武门,迫使武则天传位太子,重新恢复大唐李姓江山。就是这样一位果勇过人,能文能武的大英雄,也曾写过很有名的《请罢姚州表》,是较早反映姚安地区情况的优秀文章。
元代著名文人欧阳玄,曾受姚安土司高氏之托,写过《改姚安路记》、《姚光寺记》,其文学性、史料性价值不菲。
那晚天快亮的时候,我在徐徐清风中昏昏沉沉地睡去。睡梦中,我梦见自己竟然成了古姚州人,天天与司马相如、骆宾王、李贽等文化名人行走在姚安的山山水水之间……
我想,这是姚安这块浸透了文化的土地对我诱惑太深的缘故。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千里彝山的姚安山川大地上,美丽卓然的风景名胜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学士,他们创造的文化和产生的文化影响,是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脉。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