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解读
时间:2013-12-31 10:43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袁媛 点击次数:
【内容摘要】不同地方特色的文化形貌和民间艺术形式都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文章以广东阳江风筝艺术为例,从历史地理环境和民间习俗特征等文化生态视野,解读其艺术形式发展规律、艺术特点和民间审美意识。通过深入探析岭南传统风筝艺术内涵,实现对阳江风筝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民间艺术阳江风筝文化生态
岭南民间艺术的创作题材来自生活、反映民俗,不仅是休闲健身的健康方式,也是契合民众的审美追求和民间艺术载体。广东阳江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之乡,自宋代开始就有了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阳江风筝与山东的潍坊风筝,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的两个著名流派,素有"南阳北坊"之称。但如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在史料中却极难发现对阳江风筝的艺术源流、造型、体裁、制作技艺研究的专项文字记载,当代对阳江风筝的研究也常常忽略风筝艺术与地域文化生态的联系。文化是人类与社会环境适应与协调的手段,民间艺术更是与地域文化的特征和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Stewar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其目的有两个:第一,解释那些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独特文化形貌和模式的起源,对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第二,解释环境对文化的积极作用。这两点正是文化生态学理论建构的基础。
艺术学者张道一于2009年出版的《张道一选集》中,通过多年对民间艺术"民本民贵"的审美特征思考辨析,为自己学术研究领域做了分类,将"民间艺术与民艺学"定位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基点,继而进入"艺术与艺术学""造型艺术与美术学""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领域的研究。他在《中华传统艺术论》中这样说,"以艺术命题,便于上挂文化,下连工艺和民间艺术",①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只有高于文化层面,才能实现更为宏观入微的理论梳理,张道一对民间艺术的执著坚守和高瞻远瞩在中国艺坛独树一帜。
东西方学者对民间艺术与地域文化、生态环境的综合研究给我们的启示:阳江风筝作为一种民艺品物,与民众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紧密相连,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质都成为影响阳江风筝艺术风格的关键因素。
史说
风筝起源于中国,民间相传汉代韩信巧制牛皮风筝用于军事侦察,唐代风筝开始成为宫廷娱乐形式,宋代风筝开始流行于民间,元代百姓还在清明节将风筝放得高而远,将绳子剪断放走风筝带去一年所积的晦气,风筝成为我国流传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
阳江文化受到来自原住俚僚文化、中原汉文化、闽客文化、广府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百越后人在漠阳江畔历经岁月浸润,形成了独特的粤西南漠阳江文化,创造了许多富有岭南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尤其是自秦始皇统一珠江流域的古越族,设置南海郡开始,中原汉文化取得了主流文化的地位,风筝艺术也随南下的中原人出现在阳江。相传南朝至隋时期,岭南巾帼英雄冼太妇人于阳江治所时,城池曾为叛军所围,冼太妇人以风筝(纸鹞)于高空传递军情搬取援兵。城池围困解除后,民间百姓将冼太妇人开创的扎制、放鹞作为习俗延续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代的《阳江县志》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记录:"重九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到了清代,阳江风筝的盛况更是有诗记载:"浮屠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在阳江,重阳节儿童放鸢、文人赋诗、百姓观赏,阳江民谣曰:"九月重阳考鹞高,断都鹞线续头毛。"意为:九月重阳风筝比试高低,风筝放飞线断了拿来头发接着继续放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人们放飞风筝的真实情景。在数千年的延续之中,阳江风筝更是在南北风筝竞技中凸显岭南艺术风格,成为当代中国风筝南派之首。1993年,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阳江风筝还成为第一批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手工技艺。
势说
《吕氏春秋·恃君览》有:"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的记载。阳江市地处粤西之要冲,紧临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海,城中有漠阳江自北向南流入南海。"阳江"之名正是源于这条南北贯穿的"漠阳江"。阳江隶属百越,在古越语中"牛"为"莫""羊"为"阳",由此可见,阳江自古就是一个牛羊成群、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阳江贵地永无忧"的说法就是源于阳江具备包括海盐、水稻、橡胶、矿产等生活必需品的自给自足,尤其在古代交通不便,对外的交流有限,这里就像是岭南佳地的世外桃源,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阳江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工艺传承。
阳江背山面海,东北有天露山,西北有云雾山,有近350公里的海岸线,形成了风筝的天然放飞场。每逢重阳秋高气爽,海风拂面,放风筝成了这连接碧海蓝天之地的民间盛会。1991年,风筝之乡阳江建成占地14万平方米的"南国风筝竞技场",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风筝放飞场,这也为现代阳江风筝的艺术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时说
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质,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决定风筝不同的放飞时间,作为民俗品物的阳江风筝,也与北方春季放飞的习俗不同。康熙年间湖州知府吴绮所著《岭南风物记》中对阳江风筝的放飞时节做了记载:"岭南节气大抵与江南较早,三月江南春时,其风自下而上,故清明可放纸莺。若岭南则十月十一月可放,春时反不能上,此一验也。"②由于粤西南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每年秋季重阳节期间,风势柔和上扬,气压高,上升阻力少,才是放飞风筝的最佳时节,与此传统相同的还有广西、台湾等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在每年九九重阳,正值西南沿海地区夏种之后秋收之前,在这一段农闲时节,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放风筝这种带有浓郁民族性的群众艺术,就成为阳江的重要民俗活动。
式说
根据风筝扎制方法,传统阳江风筝分为串类、板子类、筒子类、硬翅类、软翅类五个类别,竹篾和马拉纸是制作风筝的基本材料。风筝的彩绘题材丰富,色彩热烈,放飞有独到的力学根据,对风筝"扎、糊、绘、放"四个环节比较讲究。"大龙头蜈蚣"是"串类风筝"的代表,将上百个黄、青、蓝、黑四色小风筝拴在龙头穿起的一根线上形成蜈蚣,并在每个腰节插上带有草根的茎做横担,草根顶端用红色的彩纸做装饰。在阳江市鸳鸯湖畔的阳江风筝收藏馆收藏的串类风筝巨龙长达208米,放飞后状似蜈蚣,被誉为"阳江活龙"。
"灵芝风筝"是国内唯一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取材于《白蛇传》中白娘子盗灵芝救许仙的故事。风筝呈椭圆形,上部绘有一片白云配以白娘子盗仙草和金山寺的画面,中间部分有灵芝仙草连接,下部是一只头顶白云口含灵芝草的梅花鹿,画面生动活泼,构图和谐。风筝的顶端,将一根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张开,放飞后的灵芝风筝在空中迎风"嗡嗡"作响,风速、风向的变化带动风筝时而尖声啸叫,时而悠扬婉转,如古筝弹奏,是名副其实的"风筝"。由于板子风筝四边有竹条支撑,扎制较容易适合表现多种题材,在阳江风筝中,有"龙女献宝""宝鸭穿莲""双鲤双凤""猛虎下山""富贵有余""小猫戏蝶"等喜庆吉祥纹样的彩绘题材。
"宫灯"风筝属筒子类,也是立体风筝。形状似宫廷花灯,飞上天后随风摇摆,风从宫灯中穿过,阳江的宫灯风筝多次获得全国大奖。
硬翅类风筝以花草鹞类题材最常见,在民间艺人的创意题材中是以"荔枝""杨桃""黄皮""龙眼"等岭南特色水果和"螃蟹""海鱼"等海洋生物为风筝纹样装饰,成为阳江硬翅风筝有别于其他地域风筝流派的重要表现。硬翅风筝的升力片是固定形式,上下两根横竹条扎成翅的形状,两边边缘高、中间凹,翅的两端向后倾斜,放飞时风从风筝翅膀两边逸出,起飞性能好,放飞效果稳定。
软翅风筝特别适合制作禽鸟与昆虫这类题材,因为软翅类的升力片扎制是由一根主翅构成,翅子的下端没有横竹固定,最能体现"蝴蝶""蜜蜂""凤凰""蝉"在风筝场上群鸢共舞、迎风飞翔的欢喜场景。
此外,阳江还有长达150节的"娱蚁"风筝,可以在放飞后用信香点燃翅下爆竹的"翠娥"风筝、"龙吐珠"风筝,近几年为阳江地方特产开发的广告风筝、礼品风筝等。
结语
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规律,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态发展、民族文化变迁等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从文化生态的视阈中解读阳江风筝艺术与民俗生活的关系,会发现风筝艺术的创作根源是阳江民众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阳江风筝艺术性与实用性并存,深深依附于阳江百姓的民俗文化,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又是民间审美意识的反映,通过生活场景、神话传说、物产资源等题材表达了民间的吉祥观念和精神向往。尝试将阳江风筝艺术置于岭南文化生态的脉络梳理研究,为民间艺术的发生、发展、工艺解析,开拓了新的视野,为正确把握传统风筝艺术内涵,进一步实现对阳江风筝艺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创新的可能。
注释:
①张道一.中华传统艺术论[J].浙江工艺美术,2001(4):1.
②(清)吴绮.岭南风物记[M].台北:台湾商务印务馆,1974:827.
参考文献:
[1]张道一.张道一选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张斐然)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