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6 09: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上官春晓 点击次数:
3.2关于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心智的创造物,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形态,两者之间不可能没有相似性,不可能完全没有相通的东西。……然而,几乎没有什么疑问的是,艺术与科学又是这个大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的东西,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符号系统、表意系统、功能系统,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的需要。”人在现代越发注重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的自律性,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不同需求。通常我们说,科学研究源于形象思维,止于逻辑思维,而形象思维源于艺术。但如果我们能辩证地看待在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中科学和艺术的先后顺序,具体表现为进行艺术活动的时候不一定要优先考虑到是否符合某种科学理论,从事科学研究时同样也不用首要关注其中所包含的艺术性。科学和艺术的两种行为之间是没有必要严格的区分开来的。贝尔纳对此指出:“科学情态本身并不企图教人做这件事而不做那件事。企图教人做这件事不做那件事则是更应该属于有同等社会性质的艺术情态的职务。艺术情态的作用之一,正在于使人对于特定动作先产生愿心,然后产生决心。这两种情态,缺此或者缺彼就都不完整,而且事实上,科学与艺术都没有缺此或者缺彼而存在着的。”
3.3科学、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有着明显的区别。科学是对自然的解释,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与方法,而艺术则是对自然的表述。本质上说,技术比科学更贴近艺术,技术也是连接科学和艺术的桥梁。
其一,由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且广泛渗透于社会之中。因而艺术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艺术家们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尤其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运用于影视、戏剧、音乐、绘画、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上,塑造了传统艺术方法和人工所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同时满足了人们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而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艺术上的支撑。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于技术成果的相互利用,技术在两者之间起到了良好的协调和促进的作用。其二,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对于艺术形式的变革。古代手工制作是独一无二的,但如果在艺术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现代技术,则会使其成为批量生产的产物。是需要艺术品的少而精,还是保持艺术品的大众性,也是人类需要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3.4科学、艺术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世纪,精神生产成为物质生产的前提,成为人们需求的主要目标,而人类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关于现代工业社会,马尔库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总体异化的现实,证明了存在“单向度的人”。他认为当代极权主义的新技术的控制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即便这是一种科学理性。“在历史替代性选择的发展中似乎是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力量会造成它自己的否定——即是说:会带来‘生活艺术’的发展吗?在已确定的范围内,随着一切社会的必要劳动而不是个别强制性劳动的机械化,科学合理性的继续应用将会达到一个终点。”但这种仅由科学理性造就的人是不符合当今时代价值的。在知识社会中,一个被异化的单向度的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以及自主力,是不能生产知识产品的,社会需要的是生产产品的人,也就是具有整体性、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乎于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其中和谐指的是事物各个方面的协调统一。黑格尔说:“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的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尽管在内容、思维、精神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整体上或更高层次上却实现了协调一致,而这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怀特海说:“理性的功能在于增进生活的艺术,这是出于如下要求:要生活;要生活得好;要生活得更好。”为了达到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出路,即美国的马克·第亚尼所编著的《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中提出的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所谓非物质社会,就是数字化社会、信息或服务型社会。在非物质社会中,信息的普及标志着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一种“软件形式”。“随着信息的侵入,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这种理性依赖的逻辑原则也正在受冷落,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这种变化体现在设计领域,即人们在产品中追求无目的性以及不可预料的一种情感价值。此外,那些以往被人们视为相互对立和矛盾的现象,不再呈现一边压倒的关系,而是共通及融合的关系。“然而在后现代社会,设计也努力向艺术靠拢,也要同艺术一样,随着不确定情感,制造一种不确定和时时变化的东西。因此,当今的设计,越来越变成下述两个领域之间的‘边缘领域’,一个是主要与物质打交道的科学的领域,另一个是与精神打交道的文学艺术领域。设计作为一个‘边缘领域’正在突破传统科学的框架,与‘非物质的东西’打交道,向主要与精神领域打交道的‘艺术领域’接近。”从技术化到艺术化,体现的是人类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景天魁.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 李政道.科学与艺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李建盛.艺术 科学 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Eibl—bibesfeldt, I.,Human Ethology,New York:Aldine DeGruyter,1989.
[5] [苏]苏霍金.艺术科学[M].三联书店,1986.
[6]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9.
[7] [英]赫伯特·理德.现代绘画简史[M].刘萍君,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8] [苏]米·贝京.艺术与科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9] [美]阿·热.可怕的对称[M].苟坤,等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77.
[10] 康德.判断力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0:151.
[11] 李政道.李政道文录[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12] [英]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3]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科学出版社,1983.
[1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5] [英]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和技术[M].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6] 黄瑞雄.科学.科学评判标准和科学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7] 任云.科学与艺术互动辨析[J].文艺研究,2005(1).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