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的效果分析

时间:2015-08-13 09:2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滕春志 点击次数: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针灸在治疗寒湿腰痛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我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寒湿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情况(VAS)。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17±0.51),对照组VAS评分为(5.3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可明显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温针灸;寒湿腰痛;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cold-damp lumbago.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cold dampness patients with lumbag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cupuncture from January 2011 to March 2014.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treatment,and after 20 day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62.5%,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VA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17±0.51),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37±1.43),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cold dampness lumbago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Cold-damp lumbago;Application value

  腰痛是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类型主要包括寒湿腰痛、肾虚腰痛、湿热腰痛及瘀血腰痛等类型,其中,寒湿型腰痛是以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具有病情缠绵、易反复的特点[1],临床治疗相对困难。本文旨在探究温针灸在治疗寒湿腰痛的应用价值,以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针灸科2011年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80例寒湿腰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4~53岁,平均(47.2±4.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1.4±0.7)年,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1例,腰肌劳损者9例;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1~55岁,平均(46.8±3.9)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1.6±0.4)年,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3例,腰肌劳损者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寒湿腰痛的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急性发病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排除标准:严重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晕针者及对灸烟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神经功能障碍者;痛觉减退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者;重度骨质疏松患者。

  1.4治疗方法

  观察组实施温针灸治疗,取穴:关元俞、大肠俞、肾俞、气海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夹脊穴、阿是穴,并将两个沙袋置于患者双侧脚踝下,使其下肢放松。方法:患者俯卧位,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以28号毫针垂直进针,腰部夹脊穴进针深度约2寸左右,环跳穴则进针3寸左右,进针后运用提插捻转补泻等手法使针感传至足心,其它诸穴则以常规深度进针。得气后将4 cm长的艾条点燃插在针柄上实施温针灸,每个穴位2~3壮,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中间休息2 d。 

  对照组:常规选择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秩边、阳陵泉、昆仑、承山等穴位,嘱患者俯卧位,并将两个沙袋置于患者双侧脚踝下,使其下肢放松,75%酒精常规局部消毒,常规针刺,得气后采用提插捻转补泻等方式或向足心方式使局部产生酸胀感,每次30 min,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束1个疗程后休息2 d,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5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效果及疼痛评分情况(VAS)。①疗效评价[3]:痊愈:直腿抬高>70°,脊柱侧弯消失,脊椎活动度正常;显效:直腿抬高<70°,脊柱侧弯基本消失;好转:直腿抬高<30°,脊椎活动度较治疗前部分纠正,抬腿和脊柱活动度仍部分受限,偶有疼痛;无效:上述临床体征无好转,症状和疼痛无改善。②疼痛程度分级标准[4]:采用直观模拟标度尺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0~10数字标尺表示疼痛强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极度疼痛。

  1.6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腰痛是指以腰骶部、骶髂部或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可伴有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是目前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可高达80%[5],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腰部急性扭伤或慢性损伤所致。

  3.1 寒湿腰痛与经络

  中医认为腰痛属于“痹证“的范畴,其发病多与虚、邪、瘀及劳损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邪主要是指风、寒、湿等邪气,由此引发的腰痛称之为寒湿腰痛。寒湿腰痛是腰痛中的常见类型,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气经肌腠、经络入侵腰肾,致使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而针灸治疗当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本病常常导致患者行走不变,且对于气候变化敏感,阴雨及潮湿天气疼痛尤为剧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是机体督脉、膀胱经、带脉、肾经循行之道,故而腰痛与肾脏及经络的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经络闭阻,气机郁滞或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引发腰痛,而针灸具有活血通络、运行气血之功效,可直至病所。

  3.2 温针灸

  温针灸又可称为针上加灸、传热灸、针柄灸、烧针尾等,是中医针刺疗法中的一种。此法是将毫针刺入穴位后,在针柄上插艾绒团或插一寸长艾条段 , 或者在针上先套上姜、蒜等物后, 再插艾条段施灸, 主要是使燃烧的艾所产生的热通过针的热传导调节人体的温度, 改善气血循环,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6]。毫针镇痛的原理基础是人体脏腑经络学说,由于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诸多经络相互联系,当针刺某些穴位时会对机体全身的经络、穴位产生宏观的调控作用,使机体气血运行通常,故而止痛。西医则认为针灸可引发机体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继而实现其治疗功能[7]。

  艾灸疗法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式之一,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包春辉等[8]通过研究显示,艾灸能够通过抑制肠道炎性反应、促进病变局部组织修复和/或功能改善、提高痛阈及调节中枢/病变局部神经介质等机制来抑制内脏痛。戚莉等认为,艾条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可以使局部的温度升高,能够扩张血管,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以减轻炎症的水肿,具有活气血、通经络、散寒湿的效果,艾灸镇痛是一种多通路、多水平的综合过程[9]。

  3.3 取穴解析

  本研究过程中选择关元俞、大肠俞、肾俞、气海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位作为针刺穴位,关元俞为膀胱经腧穴,是府腹中湿热之气进入膀胱经的通道,刺之可鼓动热气上行,温煦腰部肌肉、腠理,祛除寒邪;大肠俞亦为膀胱经腧穴,位于督脉旁开1.5寸处,刺之可理气通经;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是肾脏与膀胱经精气相交之处,主输送寒湿水气,以温针灸法刺之可达温煦经络、散寒除湿之功;气海俞亦为膀胱经腧穴,主湿热水气,刺之可外散腰腹内部之热以温煦腰部肌肉,驱寒除湿;命门为督脉要穴,乃肾脏精血汇集之处,可接续督脉气血,刺之可益肾添精,鼓动阳气,推动气血运行,畅达经络;腰阳关为督脉腧穴,刺之可推动阳气运行,主腰骶疼痛、下肢麻痹等;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经穴,是胆经水湿化为阳气之所,故而此部阳气充足,刺之可鼓动阳气运行,温煦机体,主祛风化湿,强健腰膝;委中穴属太阳膀胱经,是膀胱经湿热水汽聚集之所,主腰背痛、下肢痿痹;承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刺之可运化水湿,固化脾土;夹脊穴、阿是穴为局部取穴,针刺之可通经活络,止痛散邪。实施温针灸治疗,诸穴合用可达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诸穴当中以腰部夹脊穴、阿是穴配合膀胱经上的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符合中医针刺的远近相配法,主治腰痛且影响下肢运动者。本研究当中实施温针灸疗法较常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且止痛效果明显增强。韩彬等[10]通过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痛亦获得良好效果。周晓平分析认为,寒湿腰痛的针灸治疗当以散寒祛温、温通经络为治疗原则,取穴当以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为主[11],这与本研究的取穴方式相同。

  3.4 温针灸的镇痛机制研究

  温针灸作为一种针灸治疗方式,其效果不仅得到临床肯定,西医对其治疗机制做出了众多的解析。本研究显示,温针灸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艾灸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针刺效果,推动气血运行,畅通经络,通则不痛。现代医学认为,温针灸能够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继而改善局部血供,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消除局部组织的水肿、粘连及对神经的压迫,同时可改变局部肌肉组织的伸缩性。另有研究认为,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这种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似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因而温针灸相对于普通针灸具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刘岚[12]也认为,艾草燃烧后生成的抗氧化物质可以附着于病患穴位处,通过灸热渗透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时,艾草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进入腧穴深入病患体内的筋骨、脏腑以及全身,进而发挥其调节作用以治疗疾病,其也被证实为一种能够有效作用于机体治疗的红外线。

  总之,我们认为温针灸治疗寒湿腰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旭,徐晖. 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痛临床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38-3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 旷甫国, 陈利华. 温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5(9):39-41.

  [4] 李峰彬,郑世江.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3,29(3):31-33.

  [5] 张振谦,庄晓华. 针灸点穴配合体疗治疗腰痛症[J]. 中国针灸,2003,23(4):241-242.

  [6] 乌兰花. 温针灸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1):27.

  [7] 周丹,潘萍,郭义. 针刺引起的炎性反应是针效产生始动环节之一[J]. 中国针灸,2009,29(1):32-34.

  [8] 包春辉,吴璐一,吴焕淦. 艾灸抑制肠腑病内脏痛的效应及机制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419-422.

  [9] 戚莉,李娜,刘慧荣. 艾灸治疗IBS临床及其镇痛效应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224.

  [10] 韩彬,黄涛,陈卫衡. 温热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939-941.

  [11] 周晓平. 温针灸对肩周炎的镇痛作用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4,23(1):127-128.

  [12] 刘岚. 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镇痛作用比较[J]. 中医药导报,2014,20(10):92-9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