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24 09:0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李莉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择8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及治疗组4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一周治疗效果,随后记录两组痊愈时间。结果两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并没有明显差别(P>0.05),但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今后可将其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柴胡疏肝散;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驱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本院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炎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该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治愈时间,且疗效较好。现将结果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8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2±3.3)岁;病程21?h~3.5?d;体温38.5~39.5℃,临床表现为腹痛43?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涕、咽痛、咳嗽等38?例,恶心、呕吐21例,腹泻21例,便秘8例,所有病例均有2个以上症状。治疗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岁~9岁,平均年龄(5.4±3.2)岁;病程24h~3.1天;体温38.5~39.5℃,后出现腹痛4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涕、咽痛、咳嗽等36?例,恶心、呕吐23例,腹泻20例,便秘10例,所有病例均有2个以上症状。对比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病程、性别、临床表现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每天进行一次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剂量为10mg/(kg体重·d)合5%葡萄糖液250ml;每天进行两次头孢哌酮钠静脉滴注,剂量为25mg/(kg体重·d)合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于发热及腹痛严重的患儿,视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退热及止痛处理。
1.2.2治疗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柴胡疏肝散。1剂/d,水煎后分两次取汁,每次150ml,令患儿于早晚分两次服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根据症状、体征、舌脉象辨证加减。
以上治疗均以一周为一个疗程,所有患儿给予持续的治疗干预直至痊愈出院,并记录第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正常,腹部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血常规基本正常,腹部彩超未见肿大淋巴结。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或加重,各项指标经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第一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略高,但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n=43)15(34.88)23(53.49)5(9.30)38(88.37)
治疗组(n=43)15(34.88)24(55.81)4(9.23)39(90.69)
2.2平均治疗时间比较
在两组患儿全部治愈之后,分别记录各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发现: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7~11d,平均为(9.1±2.1)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10~15d,平均为(12.2±2.8)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由消化道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所致的儿常见疾病,多发于5~8岁儿童。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儿还具有便秘或腹泻等反应。临床上治疗时均以抗炎、抗病毒为主,但以目前的治疗效果来看,治疗时间一般较长,对患儿的生活影响也较大。
柴胡疏肝散主要包含柴胡、芍药,配之以香附、陈皮、川芎、枳壳及少量甘草。中医应用中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等症。而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诊断病因为寒凝、食积、湿热、气滞血瘀,故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正好与柴胡疏肝散主治肝气郁滞证、脘腹胀满的功能相符。
本实验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时,西医方式辅以具有该功效的柴胡疏肝散可可缩短疗程、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今后可将其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苹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10-111.
[2]孙利群,王翠玲,杨虹,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63-1164.
[3]梁燕,李汉文,魏青,等.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41-43.
联系方式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