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带状疱疹42例

时间:2017-04-17 09:41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目的观察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8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治疗。2组均用药1周为1疗程,2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跟踪随访6个月。结果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更为有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桑菊三豆饮;芍药甘草汤

  带状疱疹又名蛇串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是由疱疹病毒组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特征为神经痛和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病程一般2~3周[1]。临床上主要表现有局部皮肤红斑,继而出现密集或散在分布的小至粟米,大至绿豆的水疱,伴患处疼痛,少数患者可有皮肤瘙痒感,感觉过敏。数日后水疱可干燥,结痂,遗留色素沉着。因本病伴有剧烈神经痛,且治疗不及时彻底,部分中老年人可继发感染,或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6年2月间,笔者采用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2例带状疱疹患者,来自2013年1月—2016年2月间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及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57~75岁,平均56.7岁;病程3~21d,平均(6.8±3.1)d。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4~74岁,平均55岁;病程3~23d,平均(6.5±2.2)d;2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所述:带状疱疹的症状和体征非常有特点,足以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一旦看到不对称皮区的皮疹和簇集的水疱即可诊断为带状疱疹。

  1.3纳入与排除标准排除有内脏器官受累的播散性带状疱疹及治疗观察未满疗程或者资料不全者。

  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阿昔洛韦,剂量为5~10mg/kg,静滴,3次/d,结合红外线照射,青黛散局部涂搽。

  2.1治疗组治疗组除阿昔洛韦外,合用中药治疗。基本方药:桑叶10g,菊花10g,绿豆30g,黑豆10g,赤小豆15g,白芍30~60g,生甘草10~20g,元胡10g,丝瓜络10g。加减:初期水疱明显,疱液清晰者,加车前子10g,生薏米30g;局部创面化脓者,加蒲公英30g,银花15g,地丁15g;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3~10g,枳实10g;同时根据疱疹发作部位,酌情加引经药:如发于头面部,加荷叶10g,发于下肢,加土茯苓30g,牛膝10g;发于会阴部,加柴胡10g,龙胆草10g;发于腰骶部者,加续断10g,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0g,姜黄10g。每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

  2.2对照组阿昔洛韦,剂量为5~10mg/kg,静滴,3次/d。2组均用药7d为1疗程,2月后观察疗效,并跟踪随访6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皮疹3~5d内结痂,1周内消退,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皮疹2周内结痂消退,自觉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皮疹处合并感染,自觉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数值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3.4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痛,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腹泻,1例轻微皮肤过敏。中药组无不良反应,两组副作用均无需临床处理。单用阿昔洛韦组和中药组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种之一,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神经痛往往十分剧烈,大约30~50%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愈合后仍持续数周至数月的顽固性神经痛[1]。目前西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限制皮损的扩散,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因本病的自限性,对于不伴危险因素的躯干部带状疱疹以及年轻患者四肢部位的带状疱疹不主张长期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故治疗多采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静滴。同时使用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神经痛。部分老年患者可合用糖皮质激素。但上述药物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较西药有更悠久的治疗历史,早在宋代的中医典籍中就有记载,已经无数病例验证,疗效可靠,深受群众信赖。中医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个体辨证施治,故症状改善快,疗程较单纯使用西药明显缩短,而且副作用较少。本病属中医“蛇串疮”“蜘蛛疮”“火带疮”范畴,因好发于腰胁部,又名“缠腰火丹”。本病由情志内伤,肝气不舒,郁久化火生毒,毒邪循肝胆经发于肌肤。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日久蕴湿化热,复感外邪,发于肌肤而成。老年人平素如有情志或饮食因素致体内湿热毒邪蕴伏,加之正气不足,如有劳累,气候,情绪刺激及药物等诱因,则毒邪外发于体表,经络气血失于疏泄,发为皮疹、瘙痒疼痛等证候,且常出现皮疹愈合,而遗留疼痛之并发症。

  笔者针对此病,初时亦喜用龙胆泻肝汤等苦寒之剂,但对于老年患者,常常疗效欠佳,大剂寒凉之品如泥牛入海,往往患者服后纳差、恶心、乏力而疱疹不退,疼痛不减,病程迁延。经名师提点后方悟,湿热毒邪在表,有外发之势,此时当因势利导,予轻剂辛凉宣透之品,助病势外达。而过用苦寒药物则有碍病邪外透,如关门留寇,必使病程延长,重者造成疱疹愈合而后遗神经痛。后试用桑菊饮合三豆饮,则疗效大为提高。《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于治痘疹,疮毒之症[2]。近几年在临床摸索中又合用芍药甘草汤,使本病治疗有得心应手之感。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四川名中医陈潮祖认为“本方是治疗痉挛疼痛的基础方,体现了柔肝缓急的治疗法则,凡呈经脉失去和柔而呈各种见证,都可以此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性寒热虚实予以变化”[3]。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桑菊三豆饮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较西医治疗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具有缩短病程,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之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汉超,吴军.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戴丽三.戴丽三医疗经验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3]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